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

黑色幽默

  八月廿三日午間,我打開電腦上網,從香港雅虎新聞得知,香港康泰旅行團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,遭一名前高級警官門多薩上車挾持。當時的傳媒報導,門多薩挾持人質的原因在於復職--之前一位文華酒店的廚師,投訴門多薩以藏毒、無牌駕駛等等莫須有的罪名誣告他,門多薩因此而查辦革職,所以門多薩決定挾持人質當作談判籌碼,要求菲律賓政府讓他復職。看到這裡,立即打開電視看看,無線電視正在現場直播。挾持期間,槍手釋放過人質,都是老弱婦嬬。由此觀之,槍手似乎還蠻理性的,情況很樂觀,事情應該能夠和平而迅速地解決。詎料晚上上館子晚膳之後,走出酒樓,經過報紙檔,電視鏡頭正映著旅遊巴士的車門掛著一具披血的屍體!當時心頭一顫,立即趕回家看新聞,途中暗自忖度,原本應該能夠輕鬆和平地解決的事情,何故最後會急轉直下,劇變若此?回到家中,不看猶可,一看可真氣剎人也,電視裡的鏡頭所映著的,直是一場荒天下之大謬的鬧劇!

  映入眼簾的,是一群不知所謂的所謂特種部隊--無策略、無工具、無能力、甚至乎可以說是無常識的散兵游勇,令人不得不懷疑他們到底是在哪裡臨時拉夫而至。他們拯救人質的手段,著實讓人匪夷所思,摸不著頭腦。

  晚上七時廿五分,一隊所謂的特種部隊,魚貫地接近旅遊巴士的尾部,首位隊員拿著盾牌,成一直線的其他隊員瑟縮緊隨其後。他們先是以厚重鐵錘打碎車側的玻璃窗,接下來有隊員移至車首,打破車首擋風玻璃以及車門玻璃。好,接下來以為有甚麼乾淨俐落的行動要進行,誰知道整隊特種部隊,就這樣瑟縮回車尾呆等!足足呆了十分鐘,特種部隊看看在車首胡混不成,決定轉往車尾進攻。只見眾隊員簇擁著一位拿著厚重鐵錘的隊員,一直在車尾玻璃敲呀敲,敲得有氣無力;後來把玻璃砸得差不多了,算是又完成一個不知道目的何在的任務,此時竟然又有人走去砸車門玻璃,而且猛敲之際該隊員竟然甩手,鐵錘卡在玻璃罅隙之間!該名隊員冒死伸手撿回鐵錘,依我看已經算是整個危機中最有勇氣的舉動了。期間有隊員準備充足,照顧周到,為了減輕人質的恐懼,向車廂內拋入一支紫藍色的螢光棒,替車廂內的遊客提早慶祝中秋!仁者用心乃如此,能不感動而流涕乎!

  二十分鐘後,特種部隊欲以一條小小的麻繩縛著旅遊巴士車門,企圖用強把車門拉出來,結果繩子卻啪噠一聲斷掉。電視機前心急如焚的香港人,那種心情我很理解,恨鐵不成鋼,只好用廣東話的四字真言激勵他們。況且那道門是用推的!其實要用強把門拉出來倒也無所謂,不過用鐵鏈或者鋼索會不會比較好?整天下來就只拿到一條麻繩,這算甚麼?後來網上又有人說原來車門旁有平安鈕,一按就可以開門,若然為真,這就更加突顯出,特種部隊矢志專心地拯救人質的忘我態度了。搞了一大堆無益於拯救人質的動作之後,有隊員始發現原來接近車尾的平安門是可以開啟的,於是乎又一窩蜂聚集到平安門後,準備由此入內;幾分鐘後,終於有一名隊員磨磨蹭蹭地成功擠進去了,其餘的隊員依舊躲在後面,此時槍手突然開槍,好漢不吃眼前虧,擠進去的隊員立即迅速地退出車外,可見特種部隊在必要的時候依然能夠反應敏捷、手腳靈活,並非如外界所言般一無是處。

  悲劇在晚上八時四十五分結束。槍手門多薩太陽穴中彈,當場斃命,倒掛於車門玻璃罅隙,上身懸出車外,血流披面,也就是我在報紙檔的電視機看到的那具屍體。悲劇最終八人蒙難,七人受傷;七個家庭,四個粉碎。鏡頭映著往生的人,全身僵硬地在旅遊巴士裡抬出來,每位守候在電視機前的香港人,看到這裡都扼腕興嘆,更甚者黯然落淚。午間時分,眾人質還不時在車裡掀起窗簾觀看外面的情況,才幾個小時,全香港人只能隔著電視機,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被困車裡,活生生地食蓮子羹!而外面只有一窗之隔的特種部隊,還用了一小時十分鐘左右的時間,上演一場用八條生命作為代價的黑色幽默!

  事後,菲律賓總統亞基諾三世到場視察,神情輕鬆,言笑自若,與身旁的警官有說有笑,儼然一副小學生參觀戰後遺跡的嘴臉;翌日更有警察與途人於旅遊巴士前拍照留念,好像到了甚麼名山勝川要到此一遊一樣。顯然上至總統,下至大部分平民百姓,都很欣賞這種黑色幽默,不但不以為忤,反而以之為樂。危機過去,天下太平,還哭喪著臉作甚?人生貴適意,行樂要及時,以別人的痛苦作為取樂之資,無傷大雅;在巴士前拍照微笑,為整件危機添回一點歡笑,豈不甚妙?就是在危機發生期間,傳媒發放的片段之中,已經聽到有人急不及待要哈哈大笑,事件結束之後才拍照留念,有待慢貴客之嫌!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,小小一個燦爛笑容,不成敬意。

  有如此幽默的總統,導演一隊幽默的特種部隊,上演一場幽默的鬧劇,還有一群如此享受幽默的觀眾,說菲律賓是世上最有幽默感的國家,實至名歸,豈云過譽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