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

《魔力寶貝》

  一切都在《魔力寶貝》開始。

  那是個網路遊戲最興盛的時代,也是網路技術開始成熟的年代。那個時候由幾隻網路遊戲,割據了整個網路遊戲巿場的天下,分別是《天堂》、《龍族》、《魔力寶貝》、《金庸群俠傳》等等,而我就是其中一個《魔力寶貝》的玩家。

  《魔力寶貝》當初只盛行於台灣,玩這個遊戲的香港人是少數,我就這麼隻身闖進一個滿是台灣人的侍服器;而在茫茫人海之中,又讓我認識到他──沒記錯的話,應該是在我剛玩不久的時候,在遊戲裡的「東門」橋上碰上了他的。因為對得上嘴形(聊得開的意思)的關係,我們就這樣認識了。

  玩遊戲的高峰期間,我們差不多天天見面,這段時間維持了多久我也忘記了,總之就是一段長時間。我們倆由遊戲到遊戲之上,除了一起解任打怪這些基本動作之外,還開始逐漸聊得深入起來,由生活聊到人生,由人生聊到愛情,我想各個人生的大問題都聊過了,彼此都很願意分享。只是我沒有想過,這麼一聊,就聊了十年。

  這些年來,我身在香港,他身在台灣,彼此都沒有見面過。我們之間的連繫,靠的是寫信和網絡。說也奇怪,結合網路、個人書信往來、旅遊資訊等等情報來源,普遍來說,我覺得台灣人的人情味濃厚,人文素養的風格則很溫柔樸素。我當然懷疑過這是我的偏見,但我覺得相信這樣的偏見也並無不妥。

  直到昨天,我跟他終於見面了。他姓劉,姑且稱呼他為小劉(雖然他比我大五年)。他在2011年9月11日星期天與蘇小姐結婚了,在幾個月以前就已經跟我說過,結婚後的第三天(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)會來香港度蜜月。我知道後當然很高興。為了我們見面的這一天,我特地在暑假裡面就開始學習普通話。

  2011年9月17日早上十一時正,這個代表著十分之一世紀人生的會面,就在九龍半島酒店的大堂裡開始。小劉夫妻先帶我到他們的房間看看(因為我還完全沒去過半島酒店),在房間裡聊了一會兒,也客氣的送了我一點台灣的手信。之後我們就去海港城「飲茶」吃午飯(飲茶時所聊過的話題:港台兩地的學費、港台兩地的飲食習慣、廣東菜特色、兩岸三地的文化水平),然後就往天星碼頭乘天星小輪來回一趟,在船上當然不可免俗地要介紹一下維多利亞港兩邊的建築。

  回到尖沙咀後,發覺烈日當午,決定先找個地方避暑,順道聊聊天,結果在海港城裡面找了一間甜品餐廳坐下來。點過甜品後,我們開始聊天,內容包括:港台兩地樓價、港台兩地侍應兩性比例之別、台灣重男輕女的文化、港台兩地飲食文化、港台兩地學制、廣東話,普通話,英文、工作,學業與未來。

  我們一直待在餐廳內聊到3點半,看窗外陽光焰威半退,是時候去最後的景點──星光大道。不過我們不是立即就往那邊出發,而是在海港城(港威中心?)那邊繞了一圈,在UNIQUO和無印良品看看買買一下衣服,然後才沿著海旁一直走過去。途中聊到我的愛情問題,但由於我的普通話還未達到隨心所欲的水準,未能完全表達我的所思所想的關係,所以我跟小劉說:還是在網路上再說吧哈哈。

  到達星光大道那邊後,放眼望去,除了中國遊客,還是中國遊客。剛才「飲茶」時我跟小劉聊起中港台三地居民彼此之間的印象,從小劉口中得知,台灣人對香港人的印象是不錯的,我也告訴他香港人對台灣人的印象也很好;然而台灣人對(部分,下同)中國人的感覺,跟香港人對中國人的感覺都是一樣,就是「沒有水準」。拉大嗓門說話、小孩公眾表演生物的排泄本能、大搖大擺的穿過拍攝者與模特兒中間……種種缺乏人文質素的行為盡現眼前。算了,還是暫時視若無睹吧。

  在小劉跟他的妻子追踪過星跡後,我就陪著他們回到九龍半鳥酒店取回行李,然後乘地下鐵到香港站CHECK-IN。後來酒店的服務生說原來酒店的外面有穿梭巴士往香港站,於是改到酒店外面候車。車到了,搬上行李,登車,揮手,再見。代表著十分之一世紀人生的會面,至此正式告終。

  目送著巴士離開,這一刻我頓感空虛。走在繁華的尖沙咀街頭上,彷彿不知道該往哪裡去,才能讓懸在半空的心靈著地。我好想再與小劉一起經歷更多的事情,好想再跟他聊更多的話題,才剛見面幾個小時,現在又要分手了。在天星小輪上面,小劉說:「我們十年前認識,到現在才見面;下一次見面的時候,不知道是多少年後的事情了。」我默默點頭,幾秒後才無奈地回應他:「這就是人生。」小劉笑道:「對,這就是人生。」

  這句話在我心裡不斷重播,的確,在短暫的人生裡面,由相知相聚到相分相離,如果用永恆的宇宙時間來計算的話,也不過是幾秒的事情。對,這就是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