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明報)9月29日 星期一 05:05
【明報專訊】入讀明年小一的報名季節展開,33所私立或直資名校的面試試題疑於網上曝光,個別名校除要求面試以廣東話、英文及普通話三語答題外,部分試題對於年僅5歲的幼稚園高班學生來說相當刁鑽,如需以英語回答「診所(clinic)與醫院(hospital)有何分別?」、「如果給你1萬元,你會買什麼?」等。有名校證實部分試題屬實。有校長表示題目艱深,「我都未必獲取錄」;家校會主席黃寶財直言標準問題及答案的操練愈多,子女愈易緊張及不懂應變,弄巧反拙。
聖保羅 校長﹕部分試題屬實
逾4萬名學童為爭入心儀學校備戰,網上討論區近日流傳「09升小一全新版本面試試題」,涵蓋33間直資及私小,包括競爭激烈的傳統名校拔萃男書院 附屬小學、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、聖保羅書院小學、拔萃女小學、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等,部分題目艱深,如「If I give you $10000, what will you buy?」、「請用普通話唱出一首兒歌」(見圖)。
聖保羅書院小學校長陳陳慕珍聞悉有家長「掌握」學校面試題目後,表現得有點驚愕,並指部分試題屬實。她說,校方面試時會就考生反應提問及討論,沒有一套指定題目,也不會發問學生未經歷過的事物,學生毋須背誦標準答案。陳太 指校方以往均是打開門面試,估計有家長結合了歷屆題目,整理為最新版本。
懂得答案非取錄關鍵
有校長提醒家長勿刻意訓練子女,令小朋友徒添壓力。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校長丘日謙得知部分流傳題目時笑說﹕「嘩!咁難,如果你或者我去面試,都未必獲校方取錄。」丘指自己沒有特定面試題目,只會與小朋友聊天,「學生獲取錄與否不在於是否懂得答案,最重要是小朋友夠真」。
香港培正小學校長李仕浣說,校方面試題目每年不同,今年題目未落實,網上流傳的試題是誤導家長,散佈者的做法值得商榷。李強調,校方向家長表明毋須刻意訓練子女,只會考 核他們跟陌生人說話時的舉止談吐。
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校長羅錦麗亦指出,校方重視學童自然流露的一面。直資學校議會主席林建華稱,一般學校多會向小朋友提問基本常識,家長預早做妥應對訓練無可厚非,但不能「死操爛操」。
家校會主席黃寶財說﹕「家長愈刻意訓練,小朋友愈容易『撞板』」。他表示,校方稍為更改字眼發問,小朋友便會慌失失而不懂應對,呼籲家長從日常生活中與孩子一起閱讀及討論才是上策。
家長梁小姐看過題目後大呼恐怖,「一個5歲的小朋友怎會識答?」她指女兒去年到多間學校面試,曾被問香港有多少條過海隧道,女兒當然不懂答,梁小姐期望校方提問具創意的題目。
明報記者 蔡惠華 馮樂琳
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
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
現代說書人
四大章回小說:《紅樓夢》、《三國演義》、《西遊記》、《水滸傳》,由誕生至今仍然「光芒萬丈長」,廣受歡迎。
今時今日教育普及,只需略有閱讀文言文的能力,獨力嚼完一本章回小說並不是難事,況且現在多有專人注釋的版本。不過,古時候中國社會普遍民智未開--那時候的教育,只有處於封建制度頂端兩、三層的人才有資格碰,平民根本沒機會知道甚麼是孔乙己,又或者只能粗認幾個字,略知二丁。換句話說,古時候的平民能夠憑自己的知識看章回小說,似乎沒有幾人。可是,章回小說誕生的時候,卻偏偏在草根階層廣為傳誦,而不是知識分子之間。何解?
這裡先給點提示:請從章回小說的結構特色入手。猜到了嗎?沒錯,既然不能憑自力,那就唯有靠外力。平民不能靠自己的眼睛看明白故事內容,那就聽別人由口中說出來--說書人就是由此而來。章回小說某幾項結構特色如:故事分成一回一回、開首略提上回大綱、結尾的「欲知後事如何,請看下回分解」等等,其實都是為了方便說書人說故事而設的。
說書人地位雖不高,但對民間卻很重要。本文開首說明過,古時候平民沒甚麼機會贍仰聖人的教誨,如此一來,聽說書人說故事,已經是學習做人道理的最好機會。雖然以今天的角度來說,章回小說中各方面的價值觀似乎有可斟可酌之處(如水滸傳描述的一眾好漢,其實跟現代黑社會沒甚麼兩樣),但那時候對平民來說卻已經很夠用了。至於說書人另一天職,當然就是娛樂廣大平民。
說書人的閱歷通常比平常人豐富,這是因為故事中各式各樣各階層的人都有,而說書人都要摸清楚他們的性格、氣質。只有這樣,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才能夠活靈活現。皇帝的語氣表情如何、倒馬桶的語氣表情又如何,都得搞清楚。另外,每當說到武打場面時,總不免要即興耍個兩三招,就算不耍也得說個威震全場的招式名字,所以武術又要沾一點邊兒。為了飯碗,說書人總要吸收不同範疇的知識,說起來還蠻厲害的。
不過,時移世易,傳統的說書人已不復見,一來是因為社會形態轉變,二來是人民素質提升,不需再倚賴說書人吸收資訊,我由出生到現在也沒見過就是(就連回鄉探親也沒見過)。心想說書人消失良久,大概很難去設身處地感受聽眾心弦緊扣故事情節的感覺。但是!所謂「踏破鐵鞋無覓處」,偶然的機會,讓我看到--原來某類人說起話來,竟然有說書人的影子!而且,這類人還經常出現在你我之間!
這類人就是所謂的「三姑六婆」。就以我的經驗說說看:話說某天,我往「大X樂」與朋友聚面。正聊著間,聽到鄰桌有位「高人」侃侃而談,內容是近期發生的三單大新聞:X亞銀行謠言、毒奶事件、深圳舞廳起火燒死港人。只聽此人天花亂墜,單說X亞銀行事件,已經極為精采,大揭銀行內部臭史,當中分析得層次分明,邏輯井然,大力吹噓自己「把積蓄立即全部轉放其他銀行」的威水史,唬得同桌其餘三位未照辦煮碗的師奶如坐針氈。若非我抬頭一看,而只單憑拙耳聆聽的話,肯定會誤認他就是銀行的高層人士。
再說近期鬧得亂哄哄的毒奶事件。只見此人七情上面,先是精確口吻,細細說明奶農養牛的過程,例如用甚麼飼料餵牛、甚麼時候牽牛去搾奶、怎麼個搾法、搾出來的牛奶如何儲存等等;中途突然轉成義憤填膺,金剛怒目,極力痛斥污染牛奶的無良小人,應該處以甚麼甚麼刑罰。始料不及的是,竟然還考慮量刑起點;最後又變成慈悲滿胸,觀音目眉,關懷起奶農起來,當然少不免要說說,中國應該如何體恤賠償方為合理。 同桌的三名師奶同樣為之悲愴,一同惋惜起來。
精采!太精采了!就像有四張臉的阿修羅一樣,短短十幾分鐘,已經跨越了不同的時空,演活了不同的社會階層,我不禁要拍案叫絕,大力讚嘆。不過,大X樂始終是公眾地方,為免惹人白目,最終還是抑遏下激動心情,繼續靜靜聆聽。
最後是深圳舞廳起火的意外。這時候,突然一股陰霾籠罩「高人」的臉,而且顯得猶有餘悸:「佢D火燒到『含砍』聲,D濃煙係咁『標』出鋪頭外面,成間野都俾火燒到黑晒!」聲音雖然響亮但藏不住恐懼,令正在看書的我終究不得不抬頭,確認一下眼前這位「高人」是否其中一名是次火災的生還者。
可惜,「高人」終於要離席。就在話題完結幾分鐘後,「高人」在我不為意時離開了大X樂。當我再次回望,發覺「高人」離開了,實在忍不住問坐在身邊的友人:「佢幾時走架?」「無幾耐。肯定又趕住出去橫遊世界,增長知識。」我的朋友答。
今時今日教育普及,只需略有閱讀文言文的能力,獨力嚼完一本章回小說並不是難事,況且現在多有專人注釋的版本。不過,古時候中國社會普遍民智未開--那時候的教育,只有處於封建制度頂端兩、三層的人才有資格碰,平民根本沒機會知道甚麼是孔乙己,又或者只能粗認幾個字,略知二丁。換句話說,古時候的平民能夠憑自己的知識看章回小說,似乎沒有幾人。可是,章回小說誕生的時候,卻偏偏在草根階層廣為傳誦,而不是知識分子之間。何解?
這裡先給點提示:請從章回小說的結構特色入手。猜到了嗎?沒錯,既然不能憑自力,那就唯有靠外力。平民不能靠自己的眼睛看明白故事內容,那就聽別人由口中說出來--說書人就是由此而來。章回小說某幾項結構特色如:故事分成一回一回、開首略提上回大綱、結尾的「欲知後事如何,請看下回分解」等等,其實都是為了方便說書人說故事而設的。
說書人地位雖不高,但對民間卻很重要。本文開首說明過,古時候平民沒甚麼機會贍仰聖人的教誨,如此一來,聽說書人說故事,已經是學習做人道理的最好機會。雖然以今天的角度來說,章回小說中各方面的價值觀似乎有可斟可酌之處(如水滸傳描述的一眾好漢,其實跟現代黑社會沒甚麼兩樣),但那時候對平民來說卻已經很夠用了。至於說書人另一天職,當然就是娛樂廣大平民。
說書人的閱歷通常比平常人豐富,這是因為故事中各式各樣各階層的人都有,而說書人都要摸清楚他們的性格、氣質。只有這樣,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才能夠活靈活現。皇帝的語氣表情如何、倒馬桶的語氣表情又如何,都得搞清楚。另外,每當說到武打場面時,總不免要即興耍個兩三招,就算不耍也得說個威震全場的招式名字,所以武術又要沾一點邊兒。為了飯碗,說書人總要吸收不同範疇的知識,說起來還蠻厲害的。
不過,時移世易,傳統的說書人已不復見,一來是因為社會形態轉變,二來是人民素質提升,不需再倚賴說書人吸收資訊,我由出生到現在也沒見過就是(就連回鄉探親也沒見過)。心想說書人消失良久,大概很難去設身處地感受聽眾心弦緊扣故事情節的感覺。但是!所謂「踏破鐵鞋無覓處」,偶然的機會,讓我看到--原來某類人說起話來,竟然有說書人的影子!而且,這類人還經常出現在你我之間!
這類人就是所謂的「三姑六婆」。就以我的經驗說說看:話說某天,我往「大X樂」與朋友聚面。正聊著間,聽到鄰桌有位「高人」侃侃而談,內容是近期發生的三單大新聞:X亞銀行謠言、毒奶事件、深圳舞廳起火燒死港人。只聽此人天花亂墜,單說X亞銀行事件,已經極為精采,大揭銀行內部臭史,當中分析得層次分明,邏輯井然,大力吹噓自己「把積蓄立即全部轉放其他銀行」的威水史,唬得同桌其餘三位未照辦煮碗的師奶如坐針氈。若非我抬頭一看,而只單憑拙耳聆聽的話,肯定會誤認他就是銀行的高層人士。
再說近期鬧得亂哄哄的毒奶事件。只見此人七情上面,先是精確口吻,細細說明奶農養牛的過程,例如用甚麼飼料餵牛、甚麼時候牽牛去搾奶、怎麼個搾法、搾出來的牛奶如何儲存等等;中途突然轉成義憤填膺,金剛怒目,極力痛斥污染牛奶的無良小人,應該處以甚麼甚麼刑罰。始料不及的是,竟然還考慮量刑起點;最後又變成慈悲滿胸,觀音目眉,關懷起奶農起來,當然少不免要說說,中國應該如何體恤賠償方為合理。 同桌的三名師奶同樣為之悲愴,一同惋惜起來。
精采!太精采了!就像有四張臉的阿修羅一樣,短短十幾分鐘,已經跨越了不同的時空,演活了不同的社會階層,我不禁要拍案叫絕,大力讚嘆。不過,大X樂始終是公眾地方,為免惹人白目,最終還是抑遏下激動心情,繼續靜靜聆聽。
最後是深圳舞廳起火的意外。這時候,突然一股陰霾籠罩「高人」的臉,而且顯得猶有餘悸:「佢D火燒到『含砍』聲,D濃煙係咁『標』出鋪頭外面,成間野都俾火燒到黑晒!」聲音雖然響亮但藏不住恐懼,令正在看書的我終究不得不抬頭,確認一下眼前這位「高人」是否其中一名是次火災的生還者。
可惜,「高人」終於要離席。就在話題完結幾分鐘後,「高人」在我不為意時離開了大X樂。當我再次回望,發覺「高人」離開了,實在忍不住問坐在身邊的友人:「佢幾時走架?」「無幾耐。肯定又趕住出去橫遊世界,增長知識。」我的朋友答。
2008年8月15日 星期五
再見了,小紅帽!
良久沒看過能夠感動我的動畫了(其實是因為我最近很少看動畫)。剛剛三色台播放完畢的《俏皮劍俠小紅帽》(台譯《童話槍手小紅帽》)竟然讓我重拾了久遺了的淒美感觸。動畫簡介請參看以下維基百科連結。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AB%A5%E8%A9%B1%E6%A7%8D%E6%89%8B%E5%B0%8F%E7%B4%85%E5%B8%BD%E7%99%BB%E5%A0%B4%E4%BA%BA%E7%89%A9
登場人物: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AB%A5%E8%A9%B1%E6%A7%8D%E6%89%8B%E5%B0%8F%E7%B4%85%E5%B8%BD%E7%99%BB%E5%A0%B4%E4%BA%BA%E7%89%A9
回想起過往生活,能夠打動我的作品並不多,比較有印象的包括就讀中六前的暑假才接觸的遊戲《最終幻想十二》--本來我實在不太有興趣玩RPG,可是接觸之後才發覺真的太吸引了:宏大的世界觀、多姿多采的建築風格、大得嚇死人的建築物、曲折的劇情……太多太多優秀的元素集合其中。《最終幻想十二》是首款能令我爆機後感到非常空虛的遊戲,當你試過全情投入主角的位置,然後在廣大的地圖上不斷闖盪、接觸不同的事物、最後打最終BOSS,故事完結之時你就會發覺,有一段時間自己好像到了遊戲的世界中,現在故事完結要回到現實,總會感到有點惋惜。
至於第二套感動我的作品是電影《魔戒》系列。雖然故事結構還蠻簡單的,就是有個大魔王復活,各種族要團結一致打倒他令世界和平,然而當中仍然有不少感人的場面。例如山姆在末日火山對佛羅多說:「我無法背起你身上的重擔,但我能夠背起你!」這真可以謂「為朋友兩脇插刀」了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,就是精靈族特別批准佛羅多與甘道夫等賢者同往永生國度,但好朋友山姆卻未能一起前往,於是要在碼頭折柳道別的場面(可是山姆等人怎麼說都是魔戒遠征隊的成員啊,可以一同去永生國度也無可厚非,況且看完整齣片子,山姆怎麼看都比佛羅多出更多力,怎麼就沒山姆的份?)。
第三套作品是我小時候看的動畫,叫《機械女神》,在那時候來說畫風算是很不錯的了,所以那時候很喜歡這套動畫,不過這作品其後出了續集,到現在還沒看齊就是了。內容是人類移居到外太空某一顆星球上,發覺最後一位女性鎖在救生囊中;而這位女性竟然開移民船上最後六位男性大大的玩笑:要解開「鑰匙」之謎,才能令這位最後的女性甦醒,而所謂的「鑰匙」就是六個最最最頂級的女性思維AI系統(掌心大小左右,正名為少女回路)。就這樣,六個被開了大大玩笑的男生,唯有無奈地以單性複製繁殖的方法令人類能夠在該星球上發展,以及製造仿女性機械人充當幫手(?)。其中有六具性能絕頂(?!)的機械人,就安裝了少女回路,故事就這樣展開……
第四套作品,就是剛剛播完的《俏皮劍俠小紅帽》。故事維基有提到,不贅述。這雖然是一套簡簡單單的作品,但不知道為甚麼,結局就是能讓我感動起來。可能正正因為它簡單,我才能把焦點放在最後離別之上。以下是簡單的觀後感。
首先,雖然小紅帽等人與主角鈴風草太分離之時,草太裝瀟灑說,只要兩個世界的人完全變得善良,兩個世界就能夠再一次合二為一,他亦再能夠和小紅帽等人見面,所以根本不用說再見;可是我覺得,這根本就是近乎沒可能發生的事情。要兩個世界的人完全變得善良,談何容易?假設真的有可能,那也許是幾萬年之後的事情了,絕不像草太信口開河說幾年、幾十年(除非兩個世界碰巧出現天災,兩個世界分別團結一致,倒有一線機會……咦?細心一想,仙度瑞拉一役很有可能就是兩個世界合二為一的最大契機啊!)。如此一來,草太、蘋果、小紅帽、白雪、睡公主等要輪迴多少次才能再會?而且輪迴時孟婆湯就喝過不少碗,到見面時卻變成了「有緣千里能相會,無緣見面不相逢」了。所以,這根本就不是「期待下一次再會」,而是正正式式的「永別」。(不過按照邏輯,其實兩個世界的人要交流是很容易的事情,詳見下。)
看完結局之後,就像打爆《最終幻想十二》一樣,一直感到空虛、惋惜、無力。一來是歷險已經完結了,當中的悲歡離合都已變成回憶;二來是兩個世界的人自此不相往來。晚上,我代入草太的角色,假設自己剛剛去過第二個時空,到今天又要跟小紅帽她們分手,而且再次見面的或然率近乎零,真是越想越脫力,越想越心酸。別要說見面了,就是要寄信給小紅帽等人也不行。我望著天空,幻想草太可能對著天空大叫,希望聲音能夠傳到奇幻谷那邊,但面對著無垠的蒼穹,我感覺就算叫再大聲,也是沒有用的。心就在焦急與無能為力兩堆業火上燃燒,或許時間會沖淡一切,但終究沖不走這份刻骨銘心的掛念。
易地而處,就不難明白為甚麼仙度瑞拉會瘋成這副德性。草太與小紅帽離別,瑪琳(仙度瑞拉小時候)也和她的小小男友嘗過。之後小小男友回到艾爾岱,這對瑪琳來說是第一個打擊。不過小小男友留下一面通訊鏡子給瑪琳,對瑪琳來說也算是安慰,畢竟能夠互通消息,不用「為君消得人憔悴」。只是後來瑪琳繼續受他的小小男友打擊--第二次打擊是瑪琳看到小小男友跟別的小蘿莉調情(搞到世界末日的元兇,說起來其實是小小男友沒錯!),第三次則是瑪琳親手錯把小小男友了結!三番四次打擊,再加上「憶夫成狂」,仙度瑞拉決定狠下心腸,墮入原力的黑暗面,去對抗神把世界像切開生果做兩份一樣兒嬉的事實。仙度瑞拉其後老是重覆說:「這一切都是神把世界一分為二的錯!」其實她真的是很可憐的,戀上由艾爾岱而來的小伙子,這註定她未來要承受不能負擔的痛;最糟糕的是戀上由艾爾岱而來的劈腿族小伙子……
老實說,其實我跟仙度瑞拉的立場一樣,整套動畫裡最該罵的就是把世界分開為兩個的「神」。據故事內的童話故事卡記載,「神」把世界分為兩個,是因為「神」叫某個青年人像RPG一樣解任務,過程中青年人完全掌握了科學與魔法,漸漸變得囂張起來。不知道「神」是嫉妒,還是害怕青年人危害到祂的地位怎樣,就這樣把世界分成兩邊--艾爾岱(科技)跟奇幻谷(魔法)。
我真的不明白「神」為甚麼要這樣做。我猜測,若果青年人是象徵眾生的話,那麼換句話說,就是「神」覺得眾生質素降低,於是把世界一分為二;等待兩個世界的人完全變得善良後,再把世界合而為一。那麼眾生善良與否,割開世界就能左右了麼?這是很大的疑問。所以,正正因為「神」沒有清楚說明割開世界的理由,年少無知的瑪琳不小心觸犯了這個「禁忌」後(我相信瑪琳觸犯時並不知道這是「禁忌」,因為奇幻谷一直流傳有兩個世界只是「傳說」而已,畢竟見過艾爾岱的人大概只有瑪琳),一直苦苦追尋理由卻一直都找不到,屢次不死心之後還是要死心,而且是完全死心那一種。「既然找不到神把世界一分為二的理由,那就由我把世界合二為一!」這就是仙度瑞拉的想法。其實她的想法沒錯,因為「神」沒有說明理由;只是手段很有問題而已。所以,仙度瑞拉其實如她自己所說,是兩個世界制度下的受害者。
感想寫得七七八八了,最後來點吐糟。照我觀察,其實仙度瑞拉一役,小紅帽她們回到奇幻谷之後,再要重臨艾爾岱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。第一,主角鈴風草太的媽媽是奇幻谷七賢者之一,極可能知道來往兩個世界的方法。況且小紅帽臨別之時,哈梅林曾對她說:「費迪南陛下請蘇菲娜妳繼續留在艾爾岱,保護草太。」背後的意思是,若果奇幻谷有任何風吹草動,蘇菲娜應可立即動身去奇幻谷。
第二,當初小紅帽她們是怎麼樣來到艾爾岱的呢?用同一方法不就好了?
第三,總結以上推論,既然來往艾爾岱和奇幻谷的方法確定是有的,那麼換句話說,小紅帽跟草太其實隨時隨地都可以見面,只要擇個良辰吉日,例如聖誕節情人節佛誕端午節甚麼節日來艾爾岱就好啦。那麼到底為甚麼小紅帽她們好像永遠都不能再來艾爾岱呢?嘿嘿,這當中原來是有幕後黑手的,那就是--費迪南陛下!小紅帽臨離開前,對草太說過:「費迪南陛下說過,兩個世界的人是不可以交往的。」我猜費迪南不容許兩個世界的人交往的原因,也是因為「遊戲規則」:在兩個世界的人變得善良之前,不能夠交流。可是,我實在反思良久:「兩個世界的人一旦交流了,人民會不會更加快變得善良呢?若果會,為甚麼不這樣做呢?若果不會,讓兩個世界的人民開開眼界也好啊!(無論怎麼算,兩個世界的人交流始終利多於弊)」好吧,我假設「神」聰明到訂下「一定要兩個世界的人民都善良了,世界才能合二為一」的規則,那麼間中讓小紅帽她們去艾爾岱見一見草太也不是罪過啊!畢竟他們經歷過一生也忘不掉的事情,而且他們也已經變得善良了。費迪南,你給「神」愚弄了啊!
最後,還是跟小紅帽說一聲:「再見了,小紅帽!還有,謝謝妳,讓我勾起空虛的淒美感覺是怎樣的。根據我以上推論,妳應該可以很快就跟草太再見面了,希望能夠幫到妳們。」
啊,還漏了一個問題:為甚麼蘇丹王已經垂垂老矣,差不多與他相同年紀的蘇菲娜卻仍然保持著二三十歲的樣貌,而且還能生下草太?有哪位大雅知道的,請務必賜教,謝謝!


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AB%A5%E8%A9%B1%E6%A7%8D%E6%89%8B%E5%B0%8F%E7%B4%85%E5%B8%BD%E7%99%BB%E5%A0%B4%E4%BA%BA%E7%89%A9
登場人物: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AB%A5%E8%A9%B1%E6%A7%8D%E6%89%8B%E5%B0%8F%E7%B4%85%E5%B8%BD%E7%99%BB%E5%A0%B4%E4%BA%BA%E7%89%A9
回想起過往生活,能夠打動我的作品並不多,比較有印象的包括就讀中六前的暑假才接觸的遊戲《最終幻想十二》--本來我實在不太有興趣玩RPG,可是接觸之後才發覺真的太吸引了:宏大的世界觀、多姿多采的建築風格、大得嚇死人的建築物、曲折的劇情……太多太多優秀的元素集合其中。《最終幻想十二》是首款能令我爆機後感到非常空虛的遊戲,當你試過全情投入主角的位置,然後在廣大的地圖上不斷闖盪、接觸不同的事物、最後打最終BOSS,故事完結之時你就會發覺,有一段時間自己好像到了遊戲的世界中,現在故事完結要回到現實,總會感到有點惋惜。
至於第二套感動我的作品是電影《魔戒》系列。雖然故事結構還蠻簡單的,就是有個大魔王復活,各種族要團結一致打倒他令世界和平,然而當中仍然有不少感人的場面。例如山姆在末日火山對佛羅多說:「我無法背起你身上的重擔,但我能夠背起你!」這真可以謂「為朋友兩脇插刀」了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,就是精靈族特別批准佛羅多與甘道夫等賢者同往永生國度,但好朋友山姆卻未能一起前往,於是要在碼頭折柳道別的場面(可是山姆等人怎麼說都是魔戒遠征隊的成員啊,可以一同去永生國度也無可厚非,況且看完整齣片子,山姆怎麼看都比佛羅多出更多力,怎麼就沒山姆的份?)。
第三套作品是我小時候看的動畫,叫《機械女神》,在那時候來說畫風算是很不錯的了,所以那時候很喜歡這套動畫,不過這作品其後出了續集,到現在還沒看齊就是了。內容是人類移居到外太空某一顆星球上,發覺最後一位女性鎖在救生囊中;而這位女性竟然開移民船上最後六位男性大大的玩笑:要解開「鑰匙」之謎,才能令這位最後的女性甦醒,而所謂的「鑰匙」就是六個最最最頂級的女性思維AI系統(掌心大小左右,正名為少女回路)。就這樣,六個被開了大大玩笑的男生,唯有無奈地以單性複製繁殖的方法令人類能夠在該星球上發展,以及製造仿女性機械人充當幫手(?)。其中有六具性能絕頂(?!)的機械人,就安裝了少女回路,故事就這樣展開……
第四套作品,就是剛剛播完的《俏皮劍俠小紅帽》。故事維基有提到,不贅述。這雖然是一套簡簡單單的作品,但不知道為甚麼,結局就是能讓我感動起來。可能正正因為它簡單,我才能把焦點放在最後離別之上。以下是簡單的觀後感。
首先,雖然小紅帽等人與主角鈴風草太分離之時,草太裝瀟灑說,只要兩個世界的人完全變得善良,兩個世界就能夠再一次合二為一,他亦再能夠和小紅帽等人見面,所以根本不用說再見;可是我覺得,這根本就是近乎沒可能發生的事情。要兩個世界的人完全變得善良,談何容易?假設真的有可能,那也許是幾萬年之後的事情了,絕不像草太信口開河說幾年、幾十年(除非兩個世界碰巧出現天災,兩個世界分別團結一致,倒有一線機會……咦?細心一想,仙度瑞拉一役很有可能就是兩個世界合二為一的最大契機啊!)。如此一來,草太、蘋果、小紅帽、白雪、睡公主等要輪迴多少次才能再會?而且輪迴時孟婆湯就喝過不少碗,到見面時卻變成了「有緣千里能相會,無緣見面不相逢」了。所以,這根本就不是「期待下一次再會」,而是正正式式的「永別」。(不過按照邏輯,其實兩個世界的人要交流是很容易的事情,詳見下。)
看完結局之後,就像打爆《最終幻想十二》一樣,一直感到空虛、惋惜、無力。一來是歷險已經完結了,當中的悲歡離合都已變成回憶;二來是兩個世界的人自此不相往來。晚上,我代入草太的角色,假設自己剛剛去過第二個時空,到今天又要跟小紅帽她們分手,而且再次見面的或然率近乎零,真是越想越脫力,越想越心酸。別要說見面了,就是要寄信給小紅帽等人也不行。我望著天空,幻想草太可能對著天空大叫,希望聲音能夠傳到奇幻谷那邊,但面對著無垠的蒼穹,我感覺就算叫再大聲,也是沒有用的。心就在焦急與無能為力兩堆業火上燃燒,或許時間會沖淡一切,但終究沖不走這份刻骨銘心的掛念。
易地而處,就不難明白為甚麼仙度瑞拉會瘋成這副德性。草太與小紅帽離別,瑪琳(仙度瑞拉小時候)也和她的小小男友嘗過。之後小小男友回到艾爾岱,這對瑪琳來說是第一個打擊。不過小小男友留下一面通訊鏡子給瑪琳,對瑪琳來說也算是安慰,畢竟能夠互通消息,不用「為君消得人憔悴」。只是後來瑪琳繼續受他的小小男友打擊--第二次打擊是瑪琳看到小小男友跟別的小蘿莉調情(搞到世界末日的元兇,說起來其實是小小男友沒錯!),第三次則是瑪琳親手錯把小小男友了結!三番四次打擊,再加上「憶夫成狂」,仙度瑞拉決定狠下心腸,墮入原力的黑暗面,去對抗神把世界像切開生果做兩份一樣兒嬉的事實。仙度瑞拉其後老是重覆說:「這一切都是神把世界一分為二的錯!」其實她真的是很可憐的,戀上由艾爾岱而來的小伙子,這註定她未來要承受不能負擔的痛;最糟糕的是戀上由艾爾岱而來的劈腿族小伙子……
老實說,其實我跟仙度瑞拉的立場一樣,整套動畫裡最該罵的就是把世界分開為兩個的「神」。據故事內的童話故事卡記載,「神」把世界分為兩個,是因為「神」叫某個青年人像RPG一樣解任務,過程中青年人完全掌握了科學與魔法,漸漸變得囂張起來。不知道「神」是嫉妒,還是害怕青年人危害到祂的地位怎樣,就這樣把世界分成兩邊--艾爾岱(科技)跟奇幻谷(魔法)。
我真的不明白「神」為甚麼要這樣做。我猜測,若果青年人是象徵眾生的話,那麼換句話說,就是「神」覺得眾生質素降低,於是把世界一分為二;等待兩個世界的人完全變得善良後,再把世界合而為一。那麼眾生善良與否,割開世界就能左右了麼?這是很大的疑問。所以,正正因為「神」沒有清楚說明割開世界的理由,年少無知的瑪琳不小心觸犯了這個「禁忌」後(我相信瑪琳觸犯時並不知道這是「禁忌」,因為奇幻谷一直流傳有兩個世界只是「傳說」而已,畢竟見過艾爾岱的人大概只有瑪琳),一直苦苦追尋理由卻一直都找不到,屢次不死心之後還是要死心,而且是完全死心那一種。「既然找不到神把世界一分為二的理由,那就由我把世界合二為一!」這就是仙度瑞拉的想法。其實她的想法沒錯,因為「神」沒有說明理由;只是手段很有問題而已。所以,仙度瑞拉其實如她自己所說,是兩個世界制度下的受害者。
感想寫得七七八八了,最後來點吐糟。照我觀察,其實仙度瑞拉一役,小紅帽她們回到奇幻谷之後,再要重臨艾爾岱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。第一,主角鈴風草太的媽媽是奇幻谷七賢者之一,極可能知道來往兩個世界的方法。況且小紅帽臨別之時,哈梅林曾對她說:「費迪南陛下請蘇菲娜妳繼續留在艾爾岱,保護草太。」背後的意思是,若果奇幻谷有任何風吹草動,蘇菲娜應可立即動身去奇幻谷。
第二,當初小紅帽她們是怎麼樣來到艾爾岱的呢?用同一方法不就好了?
第三,總結以上推論,既然來往艾爾岱和奇幻谷的方法確定是有的,那麼換句話說,小紅帽跟草太其實隨時隨地都可以見面,只要擇個良辰吉日,例如聖誕節情人節佛誕端午節甚麼節日來艾爾岱就好啦。那麼到底為甚麼小紅帽她們好像永遠都不能再來艾爾岱呢?嘿嘿,這當中原來是有幕後黑手的,那就是--費迪南陛下!小紅帽臨離開前,對草太說過:「費迪南陛下說過,兩個世界的人是不可以交往的。」我猜費迪南不容許兩個世界的人交往的原因,也是因為「遊戲規則」:在兩個世界的人變得善良之前,不能夠交流。可是,我實在反思良久:「兩個世界的人一旦交流了,人民會不會更加快變得善良呢?若果會,為甚麼不這樣做呢?若果不會,讓兩個世界的人民開開眼界也好啊!(無論怎麼算,兩個世界的人交流始終利多於弊)」好吧,我假設「神」聰明到訂下「一定要兩個世界的人民都善良了,世界才能合二為一」的規則,那麼間中讓小紅帽她們去艾爾岱見一見草太也不是罪過啊!畢竟他們經歷過一生也忘不掉的事情,而且他們也已經變得善良了。費迪南,你給「神」愚弄了啊!
最後,還是跟小紅帽說一聲:「再見了,小紅帽!還有,謝謝妳,讓我勾起空虛的淒美感覺是怎樣的。根據我以上推論,妳應該可以很快就跟草太再見面了,希望能夠幫到妳們。」
啊,還漏了一個問題:為甚麼蘇丹王已經垂垂老矣,差不多與他相同年紀的蘇菲娜卻仍然保持著二三十歲的樣貌,而且還能生下草太?有哪位大雅知道的,請務必賜教,謝謝!





2008年5月31日 星期六
死小孩
現在的蘿莉都不蘿莉了。今天借書回家途中經過鞍祿山公園時,看到兩三個貌似小五的正太坐在涼亭旁的遊玩施設;再看看旁邊涼亭裡,有四個看來是同班的蘿莉,手上竟然拿著看煙,旁若無人,傲視四周,顧盼自豪。
政府勉力勸人戒煙,這些小傢伙卻不知好歹;自以為很有自我、很有思想,其實壓根兒半點都沒有。
本文只想留個紀錄,沒好氣講甚麼修辭結構。
政府勉力勸人戒煙,這些小傢伙卻不知好歹;自以為很有自我、很有思想,其實壓根兒半點都沒有。
本文只想留個紀錄,沒好氣講甚麼修辭結構。
2008年5月22日 星期四
真心膠
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
太平清醮
天上一塊以雲編織的雲毯蓋著天空,每塊雲之間有少許隙位,陽光就在那兒偷偷滲射下來。在雲的下層明顯顯看到鍋蓋般的灰層,籠罩著少許迷矓昏暗的九龍半島及香港島。一邊聽著渡輪馬達翻擊海水的聲音,一邊站在船尾看著維多利亞港與兩岸的建築,像施了魔法一樣不斷變小,一邊計較著到底一個人還是有朋友為伴的旅行好玩。
我認識的人當中,大概止有零點一成人跟我想法一樣,認為一個人或有朋友為伴的旅行是各有各樂趣,其餘九點九成人都會說一個人去旅行的是百分百傻瓜。船上,眼前的人無不聚集成群,最起碼也是成雙,他們會不會覺得我一個人去長洲是很古怪的事?可是就我的記憶,每次自己出門也感覺自由自在,不用思忖要領別人到甚麼地方玩,也不用由別人決定領著我到甚麼地方玩,更不用為兩人各有心中去處而去說服對方,想到哪就到哪,也不用給時間主宰行程。
九龍與香港島已完全消失在塵霧裡,只餘下天海一色灰白。一堆堆遊客的熱鬧聊天聲,像抗議我寂寂無言。我唯有倚著欄杆,俯看捲起的浪花歸於平靜,耳聽摩達划水聲……
雖然已經實行了「文學名著補完計畫」,每天都在看不同時代、由古至今的文學名著,可是高考後的日子仍然有些無聊,恰巧長洲每年一度的太平清醮又到,決定一個人去看看。
一般來說,太平清醮乃村民酬謝神恩、祈求國泰民安的大型祭祀活動,詳細內容可參考維基百科: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5%A4%AA%E5%B9%B3%E6%B8%85%E9%86%AE&variant=zh-tw
長洲是香港離島之一,與未改造前的大澳一樣,保留了漁家獨有文化與飲食遺產。由於是離島,所以我這個新界仔得及早出門,再加上新聞報導估計,九至十二時將會是人流大量湧入長洲的時間,為了避免與人逼迫,遂計畫與剛起床的太陽打招呼時間──六時半出門,預計八時半到達長洲。但糟糕的是,高考後已經養成了極度晚睡的放肆習慣,試過三時睡覺,也試過六時睡覺;算了,乾脆通宵一天。
六時多梳洗好,整裝待發!在擠迫多人的地方,為了讓雙手能夠騰出來保護自己及財物,故意繫上四個腰包之多。到長洲去必需要到中環港外線碼頭乘渡輪,可是對我來說,在這之前有幾種方法到港外線碼頭;最後決定乘港鐵到尖沙嘴,然後乘天星小輪到中環。這是因為中環天星小輪碼頭旁,恰巧就是港外線碼頭。
往長洲的渡輪航程大概一小時,可是在航上看看天、看看海、胡亂逛一會就到長洲了,感覺不需一小時。到達長洲還不過八時十五分,早餐也吃過了,有甚麼可以做呢?唯有四處逛逛好了。據娘親之言,下船後往左走就是北帝廟,往右走是洪聖廟,那就先去北帝廟看看。
到達北帝廟後,看到廟前的籃球場空地搭建了幾個大型竹棚,有供善信上香的,也有擺放由紙紥成、大概兩層高的神像供人膜拜的。順帶一提,那三座巨型包山亦是擺放在這裡。早起的蟲兒果然有鳥吃,暫時人流還算疏落,只有一大群人堆在上香的棚架處,還有些攝影師、遊客四處觀光。我也不閒著,四處亂竄,幫忙吸幾口檀香薰煙之餘,也急忙拍照。呵呵,其實我與照相機沒輒,拍照與否我也不太在乎,或許是拍照可以更容易找回那熟悉的感覺,因此如餓虎撲羊般,貪心地要把似曾相識的景物盡收鏡頭底下。

走著走著,來到了募捐的小攤位。當時還在準備,看身穿藍衣的工作人員把平安包堆在桌上。唔!?工作人員A腰間掛著的小飾物不就是……算了,待會兒再去找。當時就有一位攝影師用「大炮」近距離瞄準平安包小山。我感覺那些可愛的平安包就像有生命似的,可是在「大炮」前絲毫不敢亂動,而且還要強作歡顏,生怕會破壞攝影師的興致,因而給一記「炮彈」轟得皮是皮肉是肉,落得個仙女散花的下場。
地方說大不大,多走幾步就大概知道是甚麼一回事了。逛過北帝廟,是時候回到大街去買紀念品(大街就是指下船後踏足的海傍街。這是長洲最主要的幹道,由左至右排列了各樣店鋪如便利店、麥當勞、食店酒樓等等,平時在電視節目看到一堆租借度假屋櫃位也是這裡)。且慢!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忘記了,平安包要到哪去買呢?不買平安包怎算得上參加太平清醮。這時又想起娘親說,在大街背後的一條闊巷裡。連忙到那巷子去,走不多久見六、七人在排隊,該是這裡了。果然沒錯,老闆從店裡走出來打點搬運買賣情況,那臉孔正正是新聞報導看過的。
早吃的蟲兒果然有鳥吃,才沒幾分鐘就可以買到包子了。不過,由於豆沙口味還在製作,要待十五分鐘,唯有按原先計畫,先到大街買紀念品,然後撥馬回來這兒。
到達大街後,在碼頭附近一段路來回走了幾轉,發覺有三至四個檔攤有賣紀念品,其中一間比較突出,宣傳功夫做得比較好,貨品也比較齊全,於是跑過去看看。左看看右找找,怎麼沒看到新聞報導過的那種創意紀念品?按理這已經是最大型的紀念品店才對啊。納悶之下唯有詢問店員,才發覺原來是別人家檔攤的產品,連聲道歉賠罪。走出店外,感覺不太對勁,托頷撫頰,俯頭尋思:「往北帝廟的海傍街北段,一路走來也沒看見,難道在南段?不對,最繁華的大街沒有,按理南海傍街也不會找到。看看時間,已經走了十分鐘有多,唯有去買過平安包後再回來打探情報吧。啊!對了對了,剛剛不是看到工作人員A腰間掛著了嗎?去問問不就行了……」誰料走不夠一箭之尺,一流動攤擋開攤,原來……
沒錯,之前一直找不到,是因為還沒開攤營業。既然現在找到了,當然第一時間走上去湊熱鬧。早起的蟲兒果然有鳥吃,不用和別人逼迫,可以悠哉悠哉,任意看看摸摸紀念品,也不用人家趕。我於膺前交叉雙手,靜觀與我年紀相約的年輕老闆,把一堆又一堆平安包造型的小紀念品,倒攤在酒樓裡用來蒸馬拉糕的那種竹製大蒸籠裡(當然沒有蒸氣啦)。與此同時,圍觀的人也逐漸增多。
這家攤檔確實蒙受上天眷顧,星期日六時半無線新聞,免費給了機會這家攤檔宣傳產品,許多人因此暮名而來,我也是其中之一。「埋黎睇下,平安包印章呀,只有呢度有,第二度無得賣架。各位有無睇……(頓了一下)」「新聞。」我低頭細心研究平安包印章,乘勢頂接著老闆的話。「無錯無錯。等我黎介紹下我地既產品啦。」接下來就是一番資料說明。其實這件紀念品構造很簡單,用不著特地介紹,細心想想,介紹當中抹殺理智、增加購買擁有慾的話語才是重點。不過我購買這件產品,除了因為外形討好外,亦因為它的內涵,這點稍後再述。
「唔知你有無見過我,我以前都係住係長洲……」年輕老闆先是稍稍驚愕,眼光在我身上掃遊。「在我五歲之前。」其他圍觀者哈哈笑笑,老闆面帶笑容作無力狀。我補充:「我五歲之前都係住係長洲,五歲之後搬左去新界住。」「你地以前係朋友都話唔定。」一位圍觀小姐加入對話。
平安包印章有三種顏色,我當時正拿了幾個在手,忖度到底要買多少個。年輕老闆見狀,立即向我推銷:「你買黎係咪送俾人呢?送俾邊個架?……」繼而大笑道:「梗係送俾女朋友啦!」「送俾家人啫。咩配搭最好?」老闆見勢更加落力,同時走近:「嗱,要送人既話,我建議你買兩組六個:買四個粉紅色,夠正宗呀嘛,但又唔好唔要另外兩隻色喎,加一個新潮藍色同一個橙色,咁就岩岩好嘞。」聽到「但又唔好唔要另外兩隻色喎」這一句之後,其實我還蠻佩服他的推銷技巧,這句話證明他洞悉顧客最喜歡選擇正宗的粉紅色,藍色跟橙色是次選,因而順水推舟,避重就輕,乾脆叫客人以這種配搭購買,令藍色和橙色不致於滯銷。希望他下訂單製造時已經想到這一點。
「原本一個十五蚊,買六個既話我計你八十,平均一個十三蚊,抵啦!」年輕老闆打蛇隨棍上,仗勢追擊,咄咄逼人,不少顧客抵不過,就這樣成功上疊;不過,這種勢對於我這個有強烈自我意識的人來說是沒啥用的(這裡的自我意識不等於自我喔~),買不買還是由我來決定,雖然我一早已經決定要買。「好,就這麼說定。」把印章放進膠袋,付錢。不知道年輕老闆是看我太帥還是戰略成功太輕奮的關係,我付鈔一百元竟然找贖六十,不過老闆及早驚覺。交易完成,我祝他生意興隆,他祝我玩得盡興、多拍佳照,大家滿足,不亦樂乎。只是後來想到該跟老闆拍一幅合照,人就不見了,沒機會, 之後撥馬回去買平安包。
繼續旅程!但平安包買了,紀念品又買了,瞧瞧手錶還不過十時正,就是要吃飯還嫌太早,接下來要到哪兒去?既然我五歲之前都住在這裡,那就上演短篇的「尋找他鄉的故事」,到舊居處看看有沒有甚麼大變化。雖然要上山,不過不會有人在我耳邊聒噪抱怨,哈哈。接下來以相片為主導,輔以文字說明。
整條龍脊已經爬了一半有多,抬頭看看天空,熙日當午,「瑞士錶說都十一點了」,是時候去吃午飯,然後趕快佔好位置,預備看「飄色」。不過,眼前有太多條向下走的樓梯,要走哪條呢?不管了,條條大路通羅馬,大概都是往大街的,於是隨便選一條走。下了樓梯,再走幾步,竟然又來到剛才上山的樓梯了!?剛才在山頂道走了快一小時,只是下了一條小樓梯又回到起點,有種給愚弄的感覺。算了,佔位置要緊,趕快到大街找東西祭五臟廟。
到達熙熙攘攘的大街了,到底要找啥吃?麥當勞?不行不行,我已經抵制麥當勞很久了,不能破戒。順帶一提,大平清醮期間按習俗是不吃葷的,所以麥當勞屆時只會賣一種叫「脆香素菇包」的素漢堡包,以及蘋果批、薯條等無肉食品。其他酒樓、食店大多賣素食,但不知道餚食滋味如何,還是選著名的張記。張記是老店,以魚肉製品聞名,奇怪的是太平清醮期間還有賣魚肉製品。走到門口望進去,眼看每張桌都坐滿人,每人都在埋頭苦幹,「殊殊」啜麵聲唱山歌般互相和應。不過我孑然一身,要店子擠出一個位子容易至極。
午飯後十一時半,是時候找好位置。這回不往北方大街走,因為那邊以平地為主,可以讓旅客進入的高樓甚少,於是一路南下。正走著,偶然抬頭望一下天空,發現右手邊是一座政府大樓,樓梯間已經有人站著佔位。登時立即跑上去看看,發覺二樓樓梯間還容許一兩個人擠進去,一個人行事果然比較方便。不過,「飄色」兩時才正式開始,現在還不過十二時,要待上兩個小時,昨晚通宵加上剛吃過午飯,睡魔終於在此時襲來,唯有在樓梯坐下,倚壁打瞌。至於期間不時給身穿制服、貌似食環署人員勸告不得席坐樓梯的不合理騷擾就不說了。(早知道就帶書看)
怔怔地當了兩個小時呆子,彌留夢境與現實之間的我,突然聽到如海潮般的歡呼聲自遠而近,拍面而來;於是立即抖擻抖擻精神,站直身子蹬起腳尖伸長頸項看看。該死的,原來是虛報軍情,亂起哄。之後十來分鐘裡還有兩三次。大概二時廿來分,人潮聲再次由北方一直傳來,不過這次與之前不同,遠方的人潮聲並沒有退下來,一直持續,看來這回是真的來了。再次站直身子蹬起腳尖伸長腳項看看,果然,前方有兩排人駢行開路,中間六七個專人捧著神鑾,最後又是兩排人。不多久,一眾表演隊伍也終於來到:
到達日本小吃店了。這家日本小吃店也很聞名,因為老闆娘是真真正正、如假包換的日本人,而且店門外的那幅漫畫圖片令人一見難忘:
日落西山,我回到大街,太陽正在慢動作跳向水中潛水。望著數之不盡的漁船,一隻偎傍一隻似的,在給夕陽餘暉寵幸成一片光輝的金液上此起彼落。旅程要完結了,最後就是乘渡輪回港島,詎不料竟然還要呆一小時才可以上船!這是個人旅行還是三五成群的旅行也是無法避免的事情。
啊,還有一件事還沒說,那就是我對這次戰利品的觀感。正如上文所說,這個平安包印章除了外形可愛討好外,我覺得這件小東西蘊含的哲理並不小──這是個集開始與終結於一身的印章。開始的意思是指它可以替別的東西蓋印;終結的意思則是它本身是一件已經蓋了印的製成品。同一件物件包含開始與終結兩種互相矛盾的元素,深想一層真是不可小覷。正如年輕老闆在新聞報導裡說,沒蓋印的平安包只不過是普通到不行、連平時酒樓都有賣的豆沙蓮蓉包;直到蓋了印之後,才可以超脫成為具象徵意義、傳統文化於一身的平安包。印,才是平安包的靈魂,老闆以此為賣點,有意無意間竟創造了矛盾而統一的平安包吊飾。
我認識的人當中,大概止有零點一成人跟我想法一樣,認為一個人或有朋友為伴的旅行是各有各樂趣,其餘九點九成人都會說一個人去旅行的是百分百傻瓜。船上,眼前的人無不聚集成群,最起碼也是成雙,他們會不會覺得我一個人去長洲是很古怪的事?可是就我的記憶,每次自己出門也感覺自由自在,不用思忖要領別人到甚麼地方玩,也不用由別人決定領著我到甚麼地方玩,更不用為兩人各有心中去處而去說服對方,想到哪就到哪,也不用給時間主宰行程。
九龍與香港島已完全消失在塵霧裡,只餘下天海一色灰白。一堆堆遊客的熱鬧聊天聲,像抗議我寂寂無言。我唯有倚著欄杆,俯看捲起的浪花歸於平靜,耳聽摩達划水聲……
雖然已經實行了「文學名著補完計畫」,每天都在看不同時代、由古至今的文學名著,可是高考後的日子仍然有些無聊,恰巧長洲每年一度的太平清醮又到,決定一個人去看看。
一般來說,太平清醮乃村民酬謝神恩、祈求國泰民安的大型祭祀活動,詳細內容可參考維基百科: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5%A4%AA%E5%B9%B3%E6%B8%85%E9%86%AE&variant=zh-tw
長洲是香港離島之一,與未改造前的大澳一樣,保留了漁家獨有文化與飲食遺產。由於是離島,所以我這個新界仔得及早出門,再加上新聞報導估計,九至十二時將會是人流大量湧入長洲的時間,為了避免與人逼迫,遂計畫與剛起床的太陽打招呼時間──六時半出門,預計八時半到達長洲。但糟糕的是,高考後已經養成了極度晚睡的放肆習慣,試過三時睡覺,也試過六時睡覺;算了,乾脆通宵一天。
六時多梳洗好,整裝待發!在擠迫多人的地方,為了讓雙手能夠騰出來保護自己及財物,故意繫上四個腰包之多。到長洲去必需要到中環港外線碼頭乘渡輪,可是對我來說,在這之前有幾種方法到港外線碼頭;最後決定乘港鐵到尖沙嘴,然後乘天星小輪到中環。這是因為中環天星小輪碼頭旁,恰巧就是港外線碼頭。
往長洲的渡輪航程大概一小時,可是在航上看看天、看看海、胡亂逛一會就到長洲了,感覺不需一小時。到達長洲還不過八時十五分,早餐也吃過了,有甚麼可以做呢?唯有四處逛逛好了。據娘親之言,下船後往左走就是北帝廟,往右走是洪聖廟,那就先去北帝廟看看。
紅色路線就是海傍道,碼頭一帶尤其興旺。
北帝廟是長洲太平清醮最熱鬧的地方之一,因為這次祭祀的主角是玄天上帝──玄天上帝的前身就是玄武,北方之守護神。待會祭祀儀式的高潮「飄色」,首先會從北帝廟抬出玄天上帝像,然後繞島一周(其實是走主要幹道),最後回到北帝廟歸位。
到達北帝廟後,看到廟前的籃球場空地搭建了幾個大型竹棚,有供善信上香的,也有擺放由紙紥成、大概兩層高的神像供人膜拜的。順帶一提,那三座巨型包山亦是擺放在這裡。早起的蟲兒果然有鳥吃,暫時人流還算疏落,只有一大群人堆在上香的棚架處,還有些攝影師、遊客四處觀光。我也不閒著,四處亂竄,幫忙吸幾口檀香薰煙之餘,也急忙拍照。呵呵,其實我與照相機沒輒,拍照與否我也不太在乎,或許是拍照可以更容易找回那熟悉的感覺,因此如餓虎撲羊般,貪心地要把似曾相識的景物盡收鏡頭底下。
掛在竹棚眉頂的牌匾,奪人眸目。牌匾最高的圖案好像是八仙所用的法寶?
人流不算多,畢竟是上午九時許。
奉香的竹棚,煙霧濔漫。
「福祿壽」?非也,雖然中間那位真有點像「壽」,但左邊的其實是閻羅王,
至於右邊的……抱歉不知道。
留意左邊閻羅王抬起了右腳的造型,傳說是給參拜的人「托」祂的「大腳」來乞壽。
小包山。
巨型包山。總令我回想起十多年前的人,竟然有膽量不用任何安全措施,
就靠四肢爬上山頂。
走著走著,來到了募捐的小攤位。當時還在準備,看身穿藍衣的工作人員把平安包堆在桌上。唔!?工作人員A腰間掛著的小飾物不就是……算了,待會兒再去找。當時就有一位攝影師用「大炮」近距離瞄準平安包小山。我感覺那些可愛的平安包就像有生命似的,可是在「大炮」前絲毫不敢亂動,而且還要強作歡顏,生怕會破壞攝影師的興致,因而給一記「炮彈」轟得皮是皮肉是肉,落得個仙女散花的下場。
可愛的平安包堆,募捐用。
地方說大不大,多走幾步就大概知道是甚麼一回事了。逛過北帝廟,是時候回到大街去買紀念品(大街就是指下船後踏足的海傍街。這是長洲最主要的幹道,由左至右排列了各樣店鋪如便利店、麥當勞、食店酒樓等等,平時在電視節目看到一堆租借度假屋櫃位也是這裡)。且慢!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忘記了,平安包要到哪去買呢?不買平安包怎算得上參加太平清醮。這時又想起娘親說,在大街背後的一條闊巷裡。連忙到那巷子去,走不多久見六、七人在排隊,該是這裡了。果然沒錯,老闆從店裡走出來打點搬運買賣情況,那臉孔正正是新聞報導看過的。
早吃的蟲兒果然有鳥吃,才沒幾分鐘就可以買到包子了。不過,由於豆沙口味還在製作,要待十五分鐘,唯有按原先計畫,先到大街買紀念品,然後撥馬回來這兒。
前往大街中途拍的照片,一望無際的漁船和小艇。
其中一間著名紀念品設計店MR.包的廣告,驟眼看好像沒甚麼特別……
其實是一個緊貼潮流時事的廣告。(不過仍嫌牛頭不搭馬嘴就是了)
待會「飄色」也會見到的大旗,上書「太平山玄天上帝」。
同一幢建築,店住共用。
迷你包山,底下的竹盤很配合主題。
另一間著名紀念品設計店八對半堂。
人山人海的大街,一班又一班的渡輪不斷盛載遊客來到長洲。
到達大街後,在碼頭附近一段路來回走了幾轉,發覺有三至四個檔攤有賣紀念品,其中一間比較突出,宣傳功夫做得比較好,貨品也比較齊全,於是跑過去看看。左看看右找找,怎麼沒看到新聞報導過的那種創意紀念品?按理這已經是最大型的紀念品店才對啊。納悶之下唯有詢問店員,才發覺原來是別人家檔攤的產品,連聲道歉賠罪。走出店外,感覺不太對勁,托頷撫頰,俯頭尋思:「往北帝廟的海傍街北段,一路走來也沒看見,難道在南段?不對,最繁華的大街沒有,按理南海傍街也不會找到。看看時間,已經走了十分鐘有多,唯有去買過平安包後再回來打探情報吧。啊!對了對了,剛剛不是看到工作人員A腰間掛著了嗎?去問問不就行了……」誰料走不夠一箭之尺,一流動攤擋開攤,原來……
沒錯,之前一直找不到,是因為還沒開攤營業。既然現在找到了,當然第一時間走上去湊熱鬧。早起的蟲兒果然有鳥吃,不用和別人逼迫,可以悠哉悠哉,任意看看摸摸紀念品,也不用人家趕。我於膺前交叉雙手,靜觀與我年紀相約的年輕老闆,把一堆又一堆平安包造型的小紀念品,倒攤在酒樓裡用來蒸馬拉糕的那種竹製大蒸籠裡(當然沒有蒸氣啦)。與此同時,圍觀的人也逐漸增多。
這家攤檔確實蒙受上天眷顧,星期日六時半無線新聞,免費給了機會這家攤檔宣傳產品,許多人因此暮名而來,我也是其中之一。「埋黎睇下,平安包印章呀,只有呢度有,第二度無得賣架。各位有無睇……(頓了一下)」「新聞。」我低頭細心研究平安包印章,乘勢頂接著老闆的話。「無錯無錯。等我黎介紹下我地既產品啦。」接下來就是一番資料說明。其實這件紀念品構造很簡單,用不著特地介紹,細心想想,介紹當中抹殺理智、增加購買擁有慾的話語才是重點。不過我購買這件產品,除了因為外形討好外,亦因為它的內涵,這點稍後再述。
「唔知你有無見過我,我以前都係住係長洲……」年輕老闆先是稍稍驚愕,眼光在我身上掃遊。「在我五歲之前。」其他圍觀者哈哈笑笑,老闆面帶笑容作無力狀。我補充:「我五歲之前都係住係長洲,五歲之後搬左去新界住。」「你地以前係朋友都話唔定。」一位圍觀小姐加入對話。
平安包印章有三種顏色,我當時正拿了幾個在手,忖度到底要買多少個。年輕老闆見狀,立即向我推銷:「你買黎係咪送俾人呢?送俾邊個架?……」繼而大笑道:「梗係送俾女朋友啦!」「送俾家人啫。咩配搭最好?」老闆見勢更加落力,同時走近:「嗱,要送人既話,我建議你買兩組六個:買四個粉紅色,夠正宗呀嘛,但又唔好唔要另外兩隻色喎,加一個新潮藍色同一個橙色,咁就岩岩好嘞。」聽到「但又唔好唔要另外兩隻色喎」這一句之後,其實我還蠻佩服他的推銷技巧,這句話證明他洞悉顧客最喜歡選擇正宗的粉紅色,藍色跟橙色是次選,因而順水推舟,避重就輕,乾脆叫客人以這種配搭購買,令藍色和橙色不致於滯銷。希望他下訂單製造時已經想到這一點。
「原本一個十五蚊,買六個既話我計你八十,平均一個十三蚊,抵啦!」年輕老闆打蛇隨棍上,仗勢追擊,咄咄逼人,不少顧客抵不過,就這樣成功上疊;不過,這種勢對於我這個有強烈自我意識的人來說是沒啥用的(這裡的自我意識不等於自我喔~),買不買還是由我來決定,雖然我一早已經決定要買。「好,就這麼說定。」把印章放進膠袋,付錢。不知道年輕老闆是看我太帥還是戰略成功太輕奮的關係,我付鈔一百元竟然找贖六十,不過老闆及早驚覺。交易完成,我祝他生意興隆,他祝我玩得盡興、多拍佳照,大家滿足,不亦樂乎。只是後來想到該跟老闆拍一幅合照,人就不見了,沒機會, 之後撥馬回去買平安包。
繼續旅程!但平安包買了,紀念品又買了,瞧瞧手錶還不過十時正,就是要吃飯還嫌太早,接下來要到哪兒去?既然我五歲之前都住在這裡,那就上演短篇的「尋找他鄉的故事」,到舊居處看看有沒有甚麼大變化。雖然要上山,不過不會有人在我耳邊聒噪抱怨,哈哈。接下來以相片為主導,輔以文字說明。
舊式樓宇之中,突然發覺這個純樸亮麗的西式門口。
這門口給人老舊氛圍之中茁壯成長的清新氣息,
亦反映出居於長洲的青年開始替代老一輩了。
途上看到的廣告版,請找出當中的錯別字。
長洲有很多很多貓咪,每穿過兩三條巷必然會看到。拍此照片時,旁邊有操日語的兩女三男。女的一邊逗著貓兒玩,一邊大叫卡哇依卡哇依;一個男的卻蹲下,把「大炮」對住貓咪的臉不足一個掌位,然後「操炮手」碎步直線移後,貓咪卻竟然會向著鏡頭前走,連續幾次都這樣。原來貓是有這種特性的。(筆記筆記)
這條路……好像有點陌生,卻又一切景物十分親切。
在長洲看過不下五次的濫藥新聞,似乎長洲的青年開始流行嗑藥。
一路走來的巷子,上山樓梯前的地方。
道遠必自彌,登高必自卑,正式上山去。
沒錯了,憑著這幅雕空的牆壁,可以肯定這條上山樓梯,
是我小時候來往山上與大街的主要通道。
途中休息的阿叔。
終於上到山脊。眼前的就是舊居(鐵皮屋)所處的位置,當然已經拆了許久。
我的舊居以往就是這樣子。
轟炸機來襲!可惡的白紋伊蚊!
走著走著,竟然來到了可以看到海的地方。
驚濤拍岸,捲起千層浪。
好久沒聽過海浪拍岸聲,因而在這裡逗留了一段時間。
四周十分寧靜,只有眼前的波浪奏著懾人心神的天籟。
沿著山頂道繼續走,發覺這裡的建築依山而建,錯落有致,道路交錯,
待在這裡愈久,愈錯覺自己在RPG GAME裡。
整條龍脊已經爬了一半有多,抬頭看看天空,熙日當午,「瑞士錶說都十一點了」,是時候去吃午飯,然後趕快佔好位置,預備看「飄色」。不過,眼前有太多條向下走的樓梯,要走哪條呢?不管了,條條大路通羅馬,大概都是往大街的,於是隨便選一條走。下了樓梯,再走幾步,竟然又來到剛才上山的樓梯了!?剛才在山頂道走了快一小時,只是下了一條小樓梯又回到起點,有種給愚弄的感覺。算了,佔位置要緊,趕快到大街找東西祭五臟廟。
又……又回到這兒了?算了,這次找別的路走走。
亂打亂撞,竟然找到了預備「飄色」工具的地方。
偷拍人家的BB,哈哈。
又看到貓兒了。話說這隻貓還蠻獨來獨往的,
竟然待在人來人往的路中間而若無其事?性格這麼像我,我喜歡!
唔!?我站在牠面前不遠處觀察牠,不一會這隻高傲的貓咪竟然走過來撒嬌(又或許是把我的褲子當抹身布)!可能牠也察覺到,我和牠的性格、氣息太相像了,哈哈哈。撒過嬌後,這隻貓咪又回復高傲的姿態,優雅的舉著尾巴慢步走了。經過這次,如果以後要抉擇的話,我一定會養貓不養狗。
回到大街,又看到NOW的記者在即時報導。(話說在我剛下船時就看到他們了。)
到達熙熙攘攘的大街了,到底要找啥吃?麥當勞?不行不行,我已經抵制麥當勞很久了,不能破戒。順帶一提,大平清醮期間按習俗是不吃葷的,所以麥當勞屆時只會賣一種叫「脆香素菇包」的素漢堡包,以及蘋果批、薯條等無肉食品。其他酒樓、食店大多賣素食,但不知道餚食滋味如何,還是選著名的張記。張記是老店,以魚肉製品聞名,奇怪的是太平清醮期間還有賣魚肉製品。走到門口望進去,眼看每張桌都坐滿人,每人都在埋頭苦幹,「殊殊」啜麵聲唱山歌般互相和應。不過我孑然一身,要店子擠出一個位子容易至極。
午飯後十一時半,是時候找好位置。這回不往北方大街走,因為那邊以平地為主,可以讓旅客進入的高樓甚少,於是一路南下。正走著,偶然抬頭望一下天空,發現右手邊是一座政府大樓,樓梯間已經有人站著佔位。登時立即跑上去看看,發覺二樓樓梯間還容許一兩個人擠進去,一個人行事果然比較方便。不過,「飄色」兩時才正式開始,現在還不過十二時,要待上兩個小時,昨晚通宵加上剛吃過午飯,睡魔終於在此時襲來,唯有在樓梯坐下,倚壁打瞌。至於期間不時給身穿制服、貌似食環署人員勸告不得席坐樓梯的不合理騷擾就不說了。(早知道就帶書看)
怔怔地當了兩個小時呆子,彌留夢境與現實之間的我,突然聽到如海潮般的歡呼聲自遠而近,拍面而來;於是立即抖擻抖擻精神,站直身子蹬起腳尖伸長頸項看看。該死的,原來是虛報軍情,亂起哄。之後十來分鐘裡還有兩三次。大概二時廿來分,人潮聲再次由北方一直傳來,不過這次與之前不同,遠方的人潮聲並沒有退下來,一直持續,看來這回是真的來了。再次站直身子蹬起腳尖伸長腳項看看,果然,前方有兩排人駢行開路,中間六七個專人捧著神鑾,最後又是兩排人。不多久,一眾表演隊伍也終於來到:
之前見過的大旗,不過不知道是否同一枝。
捧著神鑾的專責小組。
四周亂哄哄的,剛才的秩序都不見了。
經過賣平安包的店子,大排長龍!相比起朝早只有六七個人排隊,
真是小巫見大巫。
到達日本小吃店了。這家日本小吃店也很聞名,因為老闆娘是真真正正、如假包換的日本人,而且店門外的那幅漫畫圖片令人一見難忘:
鐵甲萬能俠、美少女戰士、幪面超人、櫻木花道、叮噹(還是習慣叫叮噹)共聚一堂,為的就是買小吃。這個漫畫廣告是小吃店招徠生意的最好幫手。
日落西山,我回到大街,太陽正在慢動作跳向水中潛水。望著數之不盡的漁船,一隻偎傍一隻似的,在給夕陽餘暉寵幸成一片光輝的金液上此起彼落。旅程要完結了,最後就是乘渡輪回港島,詎不料竟然還要呆一小時才可以上船!這是個人旅行還是三五成群的旅行也是無法避免的事情。
啊,還有一件事還沒說,那就是我對這次戰利品的觀感。正如上文所說,這個平安包印章除了外形可愛討好外,我覺得這件小東西蘊含的哲理並不小──這是個集開始與終結於一身的印章。開始的意思是指它可以替別的東西蓋印;終結的意思則是它本身是一件已經蓋了印的製成品。同一件物件包含開始與終結兩種互相矛盾的元素,深想一層真是不可小覷。正如年輕老闆在新聞報導裡說,沒蓋印的平安包只不過是普通到不行、連平時酒樓都有賣的豆沙蓮蓉包;直到蓋了印之後,才可以超脫成為具象徵意義、傳統文化於一身的平安包。印,才是平安包的靈魂,老闆以此為賣點,有意無意間竟創造了矛盾而統一的平安包吊飾。
三色集結!總覺得橙色、藍色要跟其餘兩種顏色放在一起、互相襯托才好看,
只有粉紅色能夠獨當一面。
掛在手提電話的模樣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