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3月3日 星期二

辭窮

  人會在有意無意之間,選擇最能夠表達自己的方式。倒轉過來看,甚麼樣的表達方式,也能夠反映說話的人品格如何。

  舉個現實例子吧。時下年青人,最常用甚麼字眼形容有吸引力的女生?一字記之曰「索」也。那麼,用甚麼動詞去描述追求女生的過程?一字記之曰「溝」也。還有,稱呼別人女友時會用甚麼量詞?一字記之曰「條」也。集合以上三字,大家不難聽見、看見以下的句子:「你溝左條好索既女喎」、「欣宜好鬼索」、「我同條女散左」等等,不一而足。

  就我來說,以上三個潮字(潮流字眼是也),可說是人心、文化(尤其是語言、文學方面)墮落的指標之一,重點在於「辭窮」二字。現代年輕人急功近利,甚或根本毫不上進,不好好喝點墨水,毫無半點修養內涵可言,思想來來去去那一套,言語當然一樣來來去去那一套,單調乏味,此乃「詞窮」第一個原因;年輕人要趕潮流,看到人家這樣說覺得新穎,於是自己又這樣說;坊間這樣說,八卦雜誌為求銷量,於是大力推廣潮字,摒棄以往多姿多彩的辭彙,反正坊間就是喜歡潮字,用就對了,這是「詞窮」第二個原因。

  我已記不清甚麼時候開始,人竟然卑賤得跟內褲一樣,用「條」來當量詞。恐怕以後到餐廳進膳時,會陸陸續續聽到「兩條,唔該」、「三條,非吸煙區」等等奇怪的對話。

  啊!還有那個「溝」字,那個該死的「溝」字。自古至今一直沿用的「追」字,竟然被這個不明來歷的「溝」字打敗!告訴我,這個「溝」字到底是甚麼意思?追者,求也,八十至九十年代二字經常連用為追求。《詩經》就已經說明女生是用追的、用求的:「關關雎鳩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參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求之不得……輾轉反側。」 (關雎)西方更把女性視為真、善、美的化身,追求女性與追求真、善、美的過程是一樣的。小小一個「追」字,蘊含了多少古今中外的愛情觀在裡頭,但現在竟然被一個不明來歷的「溝」字打敗,有人能告訴我為甚麼嗎?

  最後還有「索」字。這真可謂辭窮的同義詞。這個「索」,那個「索」,總之天下間的美女用「索」形容就對了,弄得每位美女都像工廠倒模出來,同一個模樣似的。拜託!形容美女,是不是該花點心思?一潑長墨髮、一雙深邃而靈動的眼睛、桃紅腮、櫻桃咀,白雪肌,五官諧和,凹凸有致……很困難嗎?若果真的覺得困難的話,那不如乾脆靜靜地欣賞她的美貌,總比開口讚美人「索」有深度。

  了解我的朋友應該知道,以上三個潮字我是絕少說出口的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