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拿我最近的例子來說說……呃,我是沒被騙啦,我的意思是,一起來看看我在網絡世界裡購物時,一段分辨真偽的追查過程。
事緣2010年2月2X日,我在香港雅虎拍賣區無意中找到《天空之城》吉祥物「飛行石」造型的石墜頸繩,還滿漂亮的,看貨品介紹還會有夜光特性。

飛行石就是長這個樣子。
嘛,看看價錢--叫價300港元。這……這太貴了吧,雖然很漂亮,貨品介紹也標明「100% NEW & REAL」,但這顆飛行石怎麼看,也不過就是一顆比較晶透的小小水晶膠;塑膠耶,竟然敢索價300大洋?
可惡~想買可是又買不下手的我,決心看看貨品問答跟賣家過往交易的紀錄評價,嘗試摸清楚這個賣家到底為何膽敢獅子開大口。一看之下,發現疑點重重:
一,據賣家的交易紀錄,過往也有不少人買過這條石墜頸繩。可是,上一年的成交價只不過是200元;追溯至第一宗的頸繩交易,成交價令我嚇了一跳--竟然只不過是100元!哇,跟現在的價錢差了200塊!雖然貨品介紹說明此頸繩是在日本搜尋回來的,可是就算日元兌率如何上漲,總不可能漲得這麼可怕吧,竟然跟最初的價錢相差200塊?這當中一定有甚麼玄機。
二,我在貨品問答問過賣家,這條石墜頸繩是否官方出品,他回答「YES」。奇怪的是,在台灣跟日本的雅虎拍賣搜尋過,均沒有這款石墜頸繩出售。
三,這點最惹人懷疑。過往交易的貨品問答裡,有數人問過此頸繩有否包裝,賣家說「此頸繩本身並無包裝,但我可以替你包裝好」。這真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,這世上會有官方推出沒有包裝的商品嗎?
綜合以上疑點,得出可能性高達8.5成的結論:這是贗品,「100% NEW & REAL的官方出品」跟「在日本搜尋回來的」都是謊話。黑店分三種,第一種是售賣贗品,第二種是賺取暴利,第三種是售賣贗品來賺取暴利,想不到我竟然這麼倒楣,碰到了第三種……
……
且慢,原來事情沒這麼簡單。截至昨天為止,我也認為那間店鋪是第三類型的黑店。後來到旺角走了一轉,碰巧找到一間專門售賣宮崎駿動畫周邊產品的店,看到一件商品如下:

咦?這顆飛行石怎麼這麼像石墜頸繩的那顆?再看看盒子下方寫著--「蓄光で光る!」。
(……醒悟!)
這……這不就根本是那一顆嗎!?進店問一下老闆,這個不過售79元。一切謎團瞬間解開:為甚麼第一條頸繩只賣100塊錢?因為頸繩的材料零售價是79元,不排除拍賣場的賣家能以更低的批發價購入。為甚麼賣家聲稱頸繩是官方出品但沒有包裝?因為途中經過人手改裝,材料是官方的,可是包裝不能再用。原來如此,原來如此!
賣家很誠實,沒說謊,我竟然誤會他了,真慚愧。不過,這並不代表他不是黑店--他只不過由第三類,轉為第二類罷了。我花了80元買下了這件商品,然後自己找其餘所需材料(繩子及金屬部件)並動手改造,總共支出不過是100元以內的事情!天啊,拍賣賣家所定1條頸繩的價錢,足夠我自行改裝3條!而且改裝過程簡單,幾個簡單步驟就好了,如果當初買下了拍賣賣家的300元頸繩,虧還真是有夠吃得大的!
總括來說,要避免當水魚羊祜,主要還是多搜集貨品的資料和賣家的背景(交易紀錄),也得留意其他買家的問題,這些都是分辨真偽時,很重要的資料來源。切莫一看到心頭好,就給購買慾充昏頭腦。有些時候,賣家會以婉轉的話語,去說明這件貨物並非真品,所以也得細心揣摩貨品介紹的用詞。最後,並不能以價錢高低判別貨品真偽,因為用高價售出贗品,去騙取抱著「一分錢一分貨」概念的人的無良賣家並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