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

以木立信

http://literatureplaygroundofsiken.blogspot.com/2009/01/blog-post_16.html

http://blogofsiken.blogspot.com/2008/02/blog-post_12.html
http://blogofsiken.blogspot.com/2008/02/blog-post_7837.html

  與我相熟的人,都知道我喜歡對譚木匠情有獨鍾。今天忽發奇想,既然已經良久沒有去拜訪了,今日何不趁空去走一趟?想到就到,於是立即到中環天星小輪碼頭的譚木匠去。以往每逢到譚木匠均有手信,今次亦不例外,以下就是今次的「斬穫」:


《鏡花緣》系列。鏡花緣原是小說名字,意即鏡中之花、水中之月,雖皆美妙,然終究虛無漂渺,勸人切莫沈迷。本系列採名以此,我猜則是「明鏡映花艷(佳人)的美好姻緣」之意。期間有件小趣事,就是我當初以為此鏡即名《鏡花緣》,請教職員後,方知原來是一整個系列的名字。


新的說明單張。


說明單張內頁,介紹各種產品及木材種類,兼述梳頭的方法。


開盒後大合照。布袋比上一代的更漂亮光鮮。


沒話可說,只好慢慢玩味。

  休看此鏡小小一闋,索價卻要港幣三百七十元正──能夠賣這個價錢的原因,除了材料手工等基礎成本外,還有更重要的內涵和意趣。譚木匠的宗旨是「以木立信」,其根源就是中國人傳統的優良抒情手法:託物言情。舉個例子,古代男女互訴衷情、表白心聲之時,定必交換身上一件貼身用品給對方當信物,好讓雙方獨處期間,空閒時能夠拿出信物玩味一番,睹物思人,畫餅充飢,望梅止渴,一解相思之苦。另外,將形而上(抽象)的感情託寄於形而下(具體)的器物上,使得感情立體起來,可觸可摸,更加真實;也令一件普普通通的物件,昇華為世上獨一無二的信物。再者,譚木匠的產品真材實料、手工精巧,與內涵結合成完整的有機體。

  一塊優質的鏡子或掌上大夫(梳子),我相信可以一輩子隨身而不需更換,因此雖然價格略高,我還是決定買下。更重要的是,我所憧憬的愛情正正如此──不過訖今仍未墮河,唯有先買鏡梳,畫餅充飢,望梅止渴,聊以自慰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