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討厭規矩,如果那些規矩只是規矩的話。
在我身邊就有許多單純的規矩。且舉一例。話說樓下的神聖公會社區中心,近來推出了桌上遊戲借用服務,這本來是好事,我樂見其成。不過,我覺得借用桌上遊戲的手續有點繁複:首先得成為其會員中的會員才行。要成為會員中的會員的意思,是首先成為神聖公會的會員之後,還得成為神聖公會內的桌上遊戲群組的會員。之所以需要如此繁複的資格才能借用,聽說是因為要吸引想玩而未成為會員的人加入。這還未完呢,借用遊戲的時候,必須所有參與遊戲的人都把會員證交到櫃枱保管,沒有交的也不能玩。這我沒聽說過為甚麼,以我推測,應該是因為遊戲零件殘缺之時,平均分擔償還費用;又或者是因為需要收集誰人玩甚麼遊戲等等的資料,然後拿去作甚麼奇怪的統計。我倒是不太理會有這種作法的原因,我只想到,讓看到別人開壇作法想加入一起玩但未成為會員的人乾嚥口水,這還真是殘忍的事。
算了,為了要吸納新的會員,使點手段也情有可原。不過今日下午發生的一件小事,卻令我有點不爽。話說下午的時候有幾個小子坐在大廳,百無聊賴,於是借了一副A遊戲,發覺沒甚興趣,於是撒手不玩,改玩由某人自攜的紙牌版大富翁,而這時候我也加入遊戲。這裡得特別提出一下,為甚麼A遊戲不玩了,不乾乾脆脆交還給中心呢?聽說這當中又有半小時才能借還一次的規矩,目的是避免有人三分鐘熱度。半小時內禁止借第二款遊戲猶說得通,連交還也不行?這真是讓我想破頭了。說回正題。由於那位盡忠職守的櫃枱職員,離遠看到我們情況有異,遂立即過來查問:「為甚麼你們多了一個人玩?」這個問題是望著借遊戲的小子問的,矛頭卻指向我,正是所謂的指桑罵槐。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,我感到自己右額角上的青筋微微暴現,心裡出現兩個選擇:「駁,還是不駁?」之所以會有詰難她的想法,是因為這位盡忠職守的櫃枱職員,老實說,我覺得她有點奇奇怪怪的。至於怎麼個奇怪法,這裡且按下不表。後來想想,算了,眼看眾小子已經正在跟她斡旋,我懶得說話。事情解決,繼續遊戲,可是我覺得又要重新投入遊戲之中,不免覺得有點掃興。
雖然我明白職責所在,但同時我也覺得,這位櫃枱職員所做的一切,毫無意義。多一個人、少一個人,當中的意義,真的值得勞煩她離開櫃枱,長途跋涉過來中斷別人的雅興麼?而且重要的是,若果你不知道我是誰,也就算了;可是怎麼說我都在神聖公會混了不少日子呀,我有沒有資格,難道還不清楚麼?最詭異的是,我可是在幫中心教學宣傳耶?規定我要交出會員證去幫中心教學宣傳,這又是為了甚麼理由?我百思不得其解。
雖然孔子有許多思想,由現代的角度看都近於迂腐,可是我很喜歡他的一句話:「隨心所欲不踰矩」。規矩是用來規範、引導不懂得規矩的人的。當人受到規矩潛移默化,或者主動提升修養,至懂得自律之後,縱然隨心所欲地任意行動,也總不會踰越內心的那條錘煉過的底線,自自然然規矩也就沒有必要存在。過河之後,你還會背著木筏走路麼?
禮豈為我輩設哉?既然如此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以後不玩就是了,反正不玩又不會頭暈。
2010年6月30日 星期三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