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經過便利店,一如既往地八卦一下各份報章的頭條大事;不過今天的新聞跟以往的不大一樣,對我來說比較切身,令我不得不立即挾一份再拿一份,付錢,然後趕緊回家閱報。
「我的前中國語文及文化科老師仙遊了。」我在心裡對自己說。看完整篇報道,我的腦袋像給輕雷稍稍轟了一下一樣,真正稱得上年輕有為、前路一片康莊的他,就這樣撒手人寰,遽然離世。
我在之前的文章就已經提過,人的生命其實脆弱得很,脆弱得就像根蘆葦一樣;可是人有思考的能力,所以西諺又云:「人是懂得思考的蘆葦」。而一株能夠獨立思考的蘆葦,「就像動畫的某個鏡頭一樣,在黑夜之中,一株提著風燈的蘆葦,小心奕奕地用手掩著他的風燈,好讓它不至熄滅,並以此燈照亮面前未知的路途,和照醒其他還在睡著的蘆葦。這就好比康德頭上的明星,照亮點綴著夜空,並引導駕著船的水手駛向正確的方向一樣」。我相信他完完全全就是這麼的一棵有生命的蘆葦草。
不過,雖然他是一株已經醒覺、有生命的蘆葦草,但人終究還是脆弱的。無論有多老套,「只要看看你的影子,你就知道你跟死亡的距離了」這句話還是歷久不衰的。是的,死亡其實隨時隨地都會發生在任何一個人身上,情形可以像風吹花瓣落一樣,不費吹灰之力。每當風輕拂過我的身軀,我都想像到,或許下一分鐘,我就是那一塊輕輕飄落的花瓣。
其實世事變幻莫測,這樣的道理,我早就懂得。但,儘管如此,當我看到這樣的報紙頭條,我還是不禁吃了一驚。『曹植詩曰:「變故在斯須」,急遽有如此者,今吾始嘗之。』畢竟我離開學校還不過一兩年的時間,他的課,我猶歷歷在目,不過好像二十四小時前的事情。只是,原來存在與不存在,真的可以如此一線之間。
也不是說,逝者而矣,照例隱惡揚善之類的,而是我真能夠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化修養,與溫柔敦厚的待人態度。我相信有這種感覺的該不止我一人。知行合一,聞道後以身作則,能夠做到這個層次,難;在現今資本主義制度社會下,能夠堅挺腰板,抗衡物質文化以達成生命的奮進地做到這個層次,更難。「威武不能屈,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其志者,此之謂大丈夫是也!」他是確確切切腳踏實地做到了。
無論如何,他將此生都奉獻給教育事業,令人尊敬。生前他藹藹春風,默默耕耘;過身後甚至還讓他的學生上一課真正的「人生的意義」──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,真正地認識死亡,就學懂如何真正地活。我寄望他的學生都能節哀順變,並且可以勇敢地面對他的離世,好好地上這一堂最後的課。
至於我,會把希望一直寄於心裡,直至來日再會之時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