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

病了

  近日發覺有點心胸鬱結,不大舒服,於是去找華佗看看發生甚麼事情,方知原來大事不妙:



田心廿難金醫務診所──病人病歷表

病人姓名:思兼 000008-E88845503A 30/11/09
編號:0000001
性別:男
年齡:24
負責醫生:田心廿難金
藥劑師:小兼兼

病歷:

長期服用名為「單思」的慢性精神毒藥,致令病人精神痿靡,神不守舍,睡不安寐,情緒低落,五內如焚,四肢軟弱,頭腦混沌。長此下去,雖不致命,然憂能傷人,恐未必壽全。

治療方法:

「單思」此毒,古而有之,毒性比「相思」過之而無不及。解藥乃與心上人之承諾一份,首烏兩塊,百合三瓣,蜜糖四匙,以文火將五碗水熬成一碗,溫熱進服。日進三碗,能撫順五臟,充實四體,平伏思潮,滋潤首腦,平衡體內陰陽。

*藥品劑量可隨意調校,惟承諾一項不變
+藥品請細心妥善保存,遺失者後果堪虞

新界沙田馬鞍山XX邨樓下XX號 TEL:95909539

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

蘆葦草

  人生旅途多變,命運無常,一個山高水低,三長兩短,說不定就已經去森羅殿上會閻君了。人,實際上脆弱得像蘆葦草一般,輕輕一折就斷了。不過,人由於懂得思考的關係,因此西方又有句諺語:「人是懂得思考的蘆葦」。「清晰的思考方法,就像黑夜裡的一盞風燈。提著自己的風燈,照亮未知的路途,這就叫做獨立思考。」因此,人生最理想的思考層次,就像一段動畫畫面:一根有眼耳口鼻、會動會走的蘆葦,一手提著燈,一手呵護備至地掩護著燭火,在星光燦爛的黑夜下,尋找正確的路途,踽踽前進。

  然而,當你成為了一根覺醒後的蘆葦後,把手上的風燈往前後左右一照,或許你會發覺,你正置身於一片毫無知覺的蘆葦群中間。他們隨風飄動,風向南吹,他們就把身子傾向南;風吹向北,他們就把身子傾向北。他們沒有眼耳口鼻、沒有觸覺,手上也沒有風燈,只不過依舊是一株植物。這時候又有一陣風吹過來,他們照舊隨著風的方向擺蕩,而你則費盡力量才能夠站穩腳步。風吹過後,一切如昔。只是,剛才發生的所有事情,會不會令你覺得──「為甚麼他們沒有知覺?」

  話說星期一晚上,聖公會休息。要看書,唯有走十分鐘的路往馬鞍山體育館(在家中看?算了吧,沒被廢話吵死、電視的聲浪淹死就算萬幸了,敢談看書?至於圖書館嘛,八時就關門了)。跑到體育館去看書好像很奇怪,其實不然,因為體育館的基本設施齊全,環境寧靜,只差在沒有桌子罷了。看書期間,望望手提電話,九時左右。正伸腰呵欠間,卻聽到喧嘩吵鬧之聲掩面而來。擰頭往右一看,只見一群穿著時髦的毛頭彈跳過來,有男有女。觀其年紀,不過中一二矣,其中一個男的還穿著校服。

  他們不來猶可,一來立即聽到各人口中迸出無數髒話,彼此往來返復,真是句句金石鏗鏘,字字擲地有聲,盡顯廣府話靈活善變的特點,只是有點不堪入耳。當時我身處的地方,有一字排開的單人獨立座位,通通面向走廊,只見他們其中一兩個橫躺在座位上,頭和雙腳各架在兩邊手靠,正面看就像考卷上常見的剔號一樣。請別忘記,整個過程中甚麼娘呀、鳥呀、牡呀、牝呀等等仍舊滿天飛。

  此等舉動自不免驚動體育館的職員。過了一會,一位中年男職員走過來,勸喻他們不要在此粗言穢語,以及保持安靜。俟小毛頭眾走出大堂時,四下無人,我與那職員搭上眼光,他搖頭唉聲,我頓首微笑,皆作無奈狀。

  十一時,體育館關門大吉,我亦收拾書具,步出大門。抬頭一看,霪雨霏霏,斜紋依依。忽然間聽到有些悉悉蟀蟀的聲音,向左一看,原來那群小鬼正窩在大門外的一隅旮旯中,吞雲吐霧,嬉戲耍樂。我再次望向天空,搖搖頭,沒法子,唯有櫛風沐雨,步回家去。

  事後,雖然不太記得他們的臉孔,然而卻清楚看到他們的眼中,並沒有對未來的期望,也沒有對生命的自覺;有的只是無盡的茫然,既不知道自己正在做甚麼,也不知道自己為甚麼存在於此,只好與自己的同類聚集一起,漫無目的地四處閒逛,一起打發漫長的時間,享受片刻的存在感。然而,俗語有云「斬腳趾避沙蟲」,以這種方法逃避心靈的空虛,終究不能把問題徹底解決。獨處的時候,心裡的空虛再次死灰復燃,於是他們再次與自己的同類走在一起,形成了不斷輪迴的狀態,並且令這種行為成為慣性規律,不斷徘徊在生命的盲目之中,就像一株毫無知覺的普通蘆葦一樣,隨風飄動。

  其實要跳出輪迴,成為有知覺的蘆葦,方法很簡單,只要多問問「為甚麼」就可以了。「為甚麼」這三個字,可以說是一切知識的起源,亦是智慧的開端。當問了第一個「為甚麼」後,你就會發覺,緊接下來會是一系列連鎖的「為甚麼」;當你開始認識自己,你就會發覺,緊接下來會是對宇宙的好奇。或許這個追尋答案的「摘星」旅程,期間會遭遇很多困難,甚至乎走一輩子的路都找不到通往天空的階梯;但過程中,你這株蘆葦會攀上最接近天空的高山,仰望星空的漫天星宿,真正體驗自我與宇宙的關係。在這段與真理最接近的距離,雖然有點孤獨,但能夠呼吸到最自由的清新空氣,也算是人生中無悔的時光之一。而最重要的是,你終於自覺自己存在了。

  小時候看見路邊生長的含羞草,總喜歡「輕薄」它,用手指輕輕掃抹一下它一枝兩列的小葉子,然後看它害害羞羞、溫溫柔柔地對摺起來,總覺得比起其他的植物都要有趣。就連含羞草都有知覺,身為人卻不如它,難道不怕含羞草指著一眾蘆葦笑道:「羞!羞!羞!」

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

思考的盲點 現實篇

  自上月始,我常逛的聖公會青年中心,出現了一位女士,四五十歲左右,為人積極樂觀──可惜只是表面上如此。

  話說某一個晚上,我在聖公會看書時(正正就是《思考的盲點 新篇》),她走來搭訕。基於禮貌,我請她坐下聊聊(其實是我見她很想坐下找人聊天)。聊天的時候她十分積極發言,我插話的機會不多,多數乖乖當聽眾。還記得她最初看見《思考的盲點 新篇》這本書,她問我喜歡哲學麼?我說是。誰知道,她回答了一句「我也喜歡呀」之後,就立即轉向她喜歡的話題:「為甚麼音樂家會當上音樂家──論人的成長與才能發展」。正當我思疑,何解會有人和認識只有幾分鐘的人,「討論」這種頗為社會學的專門話題時,他極度認真地望著我,並以專家的口吻告訴我如此如此,我只能如搗蒜地不斷點頭點頭。好容易待她偉論發表完畢,她拿起了我放在小書架上的《思考的盲點 新篇》,歪著頭看看封面,問我:「這本書說甚麼呢?我想請教你一下。」說的時候特別強調「請教」二字。好吧,雖然請教二字不敢當,既然你想聽,那我說說大綱就好。「這個嘛……誠如你雙眼所見,就是說思考的盲點。盲點就是人類不自覺的思考方……」「是喔。啊對了,你有聽過甚麼叫期貨嗎?我常常叫人與其買股票,不如買期貨……」接下來又是認真的眼光,專家的口吻。結果那一晚我看書不成,倒給她折騰了一個小時。印象深刻的是,在她演說完畢,臉上露出滿足的微笑之時,卻又謙虛地對我說:「我這些只不過是婦嬬之見……」我當時實在禁不住想:「既是自知婦嬬之見,何故開口如長江流水,滔滔不絕?」

  同一月裡也在聖公會碰見她兩三次,幸好有禧SIR使出高段章的「含沙射影」,助吾脫身,我才能稍為自在一點地看書。這兩三遍避重就輕的接觸中,對話內容以及行為模式,她應該是基督徒無疑。另外,除了喜歡長篇大論之外,她看電視的時候,會十分積極找身邊的人(即使是陌生人)討論劇情,也會因為劇情高潮而笑得特別響朗。

  雖然如此,她響朗的笑聲中,我卻聽出了她其實正在害怕。害怕甚麼?害怕孤獨。記得《思考的盲點 新篇》一開首,作者擬了一百條問題,其中一條為「為甚麼人會好為人師?」我的見解是,若果人不受別人重視的話,那麼他就會引起寂寞的感覺,以及存在的恐懼感(不知道自己生存的意義)──因此,人會用盡方法,使自己在別人留下深刻印象,好確定自己是實實在在生存過的。而「好為人師」這種方式,第一是可以在別人留下深刻印象,第二就是使自己高高在上,因為為人師者,知識就是比別人精博才行;第三則是透過交流,消除寂寞的感覺。好為人師,為了讓別人知道自己存在的響朗笑聲,再加上基督徒的身分,這三種行為表現剛好可以尋找出共同的原因──因為心靈極度空虛。

  這裡得說說,我並非認為所有基督徒的內心都是脆弱不堪的。但是,以香港的情況而言,某部分基督徒的思想著實令人感到他們是迷信,而非智信。詳情就不說了,反倒簡介一下曾接觸過,心態開放的基督徒。以我高中時代的中史老師為例,他明白於人不可能完美,宗教也不可能是完美,因此坦誠面對「基督教其實也有BUG」的問題,容許別人批評基督教的不足之處,但仍然無損他的宗教熱誠。他寧願專注於相信有一位更高力量的人(或我們稱之為神)創造這個世界,至於那些「不相信就要下地獄」等等非黑即白的傳教手法,既然是遠古的人所寫,有缺陷自然也實屬正常,無必要為了護教,而以循環論證的手法,以「上帝的話語絕對正確」為理由解說(其實許多教徒更偏向是自我保護。因為他們本身是因為心靈脆弱而投靠宗教,若果發覺原來連這一套都是假的,就會令他們的存在感再次消滅殆盡,心靈受到無可比擬的衝擊。所以若有別人質疑之時,就會立即激烈抗辯,不聽人言)。他這種坦誠面對的勇氣,著實令我敬佩。只是,像他這樣能夠有勇氣、有能力看到自己看不見的地方的人,到底有多少呢?

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

以木立信

http://literatureplaygroundofsiken.blogspot.com/2009/01/blog-post_16.html

http://blogofsiken.blogspot.com/2008/02/blog-post_12.html
http://blogofsiken.blogspot.com/2008/02/blog-post_7837.html

  與我相熟的人,都知道我喜歡對譚木匠情有獨鍾。今天忽發奇想,既然已經良久沒有去拜訪了,今日何不趁空去走一趟?想到就到,於是立即到中環天星小輪碼頭的譚木匠去。以往每逢到譚木匠均有手信,今次亦不例外,以下就是今次的「斬穫」:


《鏡花緣》系列。鏡花緣原是小說名字,意即鏡中之花、水中之月,雖皆美妙,然終究虛無漂渺,勸人切莫沈迷。本系列採名以此,我猜則是「明鏡映花艷(佳人)的美好姻緣」之意。期間有件小趣事,就是我當初以為此鏡即名《鏡花緣》,請教職員後,方知原來是一整個系列的名字。


新的說明單張。


說明單張內頁,介紹各種產品及木材種類,兼述梳頭的方法。


開盒後大合照。布袋比上一代的更漂亮光鮮。


沒話可說,只好慢慢玩味。

  休看此鏡小小一闋,索價卻要港幣三百七十元正──能夠賣這個價錢的原因,除了材料手工等基礎成本外,還有更重要的內涵和意趣。譚木匠的宗旨是「以木立信」,其根源就是中國人傳統的優良抒情手法:託物言情。舉個例子,古代男女互訴衷情、表白心聲之時,定必交換身上一件貼身用品給對方當信物,好讓雙方獨處期間,空閒時能夠拿出信物玩味一番,睹物思人,畫餅充飢,望梅止渴,一解相思之苦。另外,將形而上(抽象)的感情託寄於形而下(具體)的器物上,使得感情立體起來,可觸可摸,更加真實;也令一件普普通通的物件,昇華為世上獨一無二的信物。再者,譚木匠的產品真材實料、手工精巧,與內涵結合成完整的有機體。

  一塊優質的鏡子或掌上大夫(梳子),我相信可以一輩子隨身而不需更換,因此雖然價格略高,我還是決定買下。更重要的是,我所憧憬的愛情正正如此──不過訖今仍未墮河,唯有先買鏡梳,畫餅充飢,望梅止渴,聊以自慰。

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

賢者之旅

  二零零九年五月中旬,榮獲高中同學誠誠之邀,於五月三十一日(星期六)至六月一日(星期一),與他的女朋友外加兩位香港女生,結伴同遊澳門。

  是次旅行是我首次跟同學往香港以外的地方遊玩,感覺蠻新鮮的,真可謂未出發先興奮。五月三十一日午間一時到達上環港澳碼頭,走上商場第二層的麥記附近碰到誠誠,接連看到他的女友BONNIE跟其餘兩位香港女生。寒暄寒暄之後,誠誠告訴我待會買的是黃牛票。我百思不得其解,座位需求有這麼大嗎?竟然要買比較貴的黃牛票?後來才知道所謂的黃牛票並不是真正黃牛票,只是一些「閒漢」用一些「特殊手段」,以比較便宜的價錢購入船票,轉售圖利。至於所謂的特殊手段,說穿了其實很簡單,就是在澳門的賭場消費之後,賭場的回贈而已,所以這些「閒漢」絕大部分都是頻繁前往澳門賭場耍樂的人。

  幸運地,我們五人於候補隊伍排隊,船上剛好有五個空缺,換言之早乘了一班船。船航途中沒甚麼事情可幹,聊了一個小時左右瘋話後到達澳門。上岸後,放眼望去,感覺好像回歸祖國的懷抱--因為四周的建設太像了。

  過關後等候賭徒俗稱為「發財車」的賭場穿梭巴士,前往著名的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。威尼斯人酒店附設一個偌大的賭場,上一回與老爸老媽首次來到這兒的時候,不免稍稍暗吃一驚,因為這裡實在大得不可思議,而且放眼望去盡是賭桌,方向感略差者迷路絕不出奇。我們由酒店西大堂門外下車,CHECK-IN,走過蠻長的一段路,再穿過賭場後,才到達下榻的南翼套房。關於南翼套房大堂,在我而言有一件事蠻值得記下的。有一回我單獨由套房大堂乘電梯回房間,途中竟然有「小姐」過來輕輕兜搭。唉,人家也是人,有頭髮誰想當瘌痢?唯有對她微笑,搖頭揮手婉拒。

  酒店套房的空間也是大得嚇人。開門是一條短走廊,走三步左轉是「洗手間的大廳」,進入「洗手間的大廳」,面對著門口的是一大塊牆鏡,下方左右橫列雲石製洗手盤兩個,距門口有五至七步之間;門口右方是一張靠牆梳妝檯,左方是透明玻璃牆的淋浴室跟浸浴缸;馬桶則是「洗手間的大廳」裡的一間獨立房間,位於雲石製洗手盤右側,距浸浴缸又是五至七步之間。這個洗手間大概已有我家飯廳般大了。穿過短走廊,來到放了兩張睡床的睡廳,這裡有一部電視機。再走幾步就是大廳,不過請留意,一:由睡廳走到大廳需要下三級樓梯,換句話說,就是兩廳的地下並非處於同一水平,而是分成兩層的,中間以圍欄割開兩廳,免得你過於興奮,不小心踏個空表演打筋斗;二:大廳還有一部電視機。活到現在,我還未見過酒店房間裡會有兩部電視機!站在睡廳由近至遠看,左方先是一張變形金剛般神奇的變形梳化(可變床),靠近大型玻璃窗則是一張辦公桌,桌上有網路和打印設備(疑似需要收費);右方近處則是面對變形梳化的電視機,靠窗則是一張圓桌四張方椅。

  行程方面沒甚麼好說的,三天之內還不是到處吃吃喝喝。澳門除了賭業發達之外,並無甚麼特別的旅遊觀光點能夠吸引遊客,大多只是歷史遺蹟。既然沒有玩的地方,唯有去找吃的喝的。賭場嗎?我對賭博完全沒興趣。交通方面倒是消費不多,因為澳門不大,可以靠賭場的穿梭巴士來往各主要地點,其餘的靠兩條腿,基本上甚麼地方都能去到。

  這一趟澳門之旅,就這樣平平靜靜地過了三天兩夜。星期一三時左右回港,與誠誠由天星碼頭沿彌敦道一直走到旺角,共晉晚餐,散隊。不過,人家說去旅行是為了充電,可是今趟去完之後,怎麼覺得比未去之前還要累?



相片集:

短走廊。


廁所的大廳。


洗手盤近鏡。


梳妝檯,附VS沙宣風筒。


玻璃淋浴室與浸浴缸。


睡廳大廳全景。

(以下相片是在凌晨五時,眾人好夢正酣的時候所偷拍的睡相。嗯?問我為甚麼那時候獨獨我一個人還未睡?抱歉啦,我那時候才剛剛玩完泡泡浸浴。)
全體大合照(除了我)。


誠誠的背影。


誠誠女友BONNIE。因為是偷拍嘛,所以比較矇矓,將就看。


因為玩遊戲的時候與她「恩怨」比較多,所以特地近距離拍攝她的睡相,以洩吾心頭之恨XD




睡在大廳變形梳化的另一位女生。那一點青光不是靈異事件的主角,只不過是打印機上的光而已。


這張相片拍得超級矇矓,因為實在太黑了。

(回到香港偶然之下看見的廣告牌,想不到小銘已經這麼有名氣了啊~)




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

體貼

  今天相約了由幼稚園就已經認識的老朋友,下午茶聚舊。相處間,發覺他成熟了不少,言語中肯圓滑而有交流,也細心照顧別人(例如經過停車場出入口會叫我小心),大概是上了大學跟交了女朋友的關係吧?

  誰人都喜歡和懂得細心照顧別人的人相處,我也不例外。不過,當我問自己會不會細心照顧別人,我卻不認為自己是這方面的材料--若果細心照顧別人的定義,是指實際身體行動的話。或者說,吾雖欲為而不欲形諸於外。細心照顧別人,只不過是易地而處,用同理心思考一下,這麼簡單的道理,有誰不懂?不過嘛,第一,我覺得老朋友,尤其是同性的,偶一二為之猶可,處處照顧則用不著,這太見外。有一篇網路文章說過,一個普通的朋友拜訪時會像一個客人一樣,而一個真正的朋友會直逕到冰箱自己拿東西喝。老朋友不需要處處為對方設想,想喝東西,自己拿就對了,這種小事還要討論由誰來做,老朋友間那種爽快罔然若失。

  第二,以自身行動照顧別人的身體固然盡顯紳士淑女的風度,可是我覺得照顧別人的心理更加重要。這方面由男女朋友方面講比較容易明白。假如你的女朋友有點兒畏高,不敢玩比較高的繩網陣,你要盡顯男朋友的體貼入微,自己上去代玩當然並無不可,不過我認為,還不如放手讓她去玩玩,哭哭鬧鬧戰戰驚驚地走過那條只有她自己才能走過的界限,下來又是另一番充滿成功感的新氣象。同理,小事不妨交叉著手讓人自己去幹,某些時候稍為幫手一下也不妨事,待有大事再全力參與也未遲。

  我認識的人,以交情來劃分的話十分極端,交情淺的話就真的交情很淺,所以我不會花精神細心照顧他;而交情深的話就真的交情很深,可是我又覺得,繁文縟節不見於親朋密友,所以我又不會花精神細心照顧他。唯獨交情不淺不深而有機會成為深交者,這種不進不退的情況之下,方才小露兩手,不可免俗地表現一下紳士風度,然而這種人是極小見的,所以至今我還是被照顧的多,照顧他人的少。再者,明白我心底裡想甚麼的人到底很少,而我也懶得解釋,所以多數只落得「不體貼」三個字的污名。這大概也是找不到女朋友的原因之一吧?XD

  至於夫妻間那種相敬如賓,夫唱婦隨或婦唱夫隨的體貼,卻又是另一回事了,不可同日而語。

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

第五屆賢者會議

  二零零九年四月十七日,遵理兩大賢者:思兼與誠誠,並一名侍從華弟出席著名的(?)第五屆賢者會議。一如以往慣例,午時唱卡啦OK(期間還選出了「李香蘭」為會歌XD),其後華弟回IVE,最後吃晚飯、逛街。當天有一點特別,最後的節目改為上樓上CAFE玩桌上遊戲。






  當天玩的是猜猜畫畫。真想不到自己原來玩猜猜畫畫是這麼厲害的,好幾次秒殺華弟!這才是真正的右腦之達人嘛。當晚也見識到,無論是圖像表達還是語言表達,華弟的方式都是「別樹一幟的」……

你能猜出以上的圖像想表達甚麼嗎?



註:

左腦(意識腦)
知性、知識、理解、思考、判斷、推理、語言、抑制、五感(視、聽、嗅、觸、味覺)

右腦(本能腦、潛意識腦)
1.圖像化機能(企劃力左腦)
2.與宇宙共振共鳴機能(第六感、念力、透視力、直覺力、靈感、夢境等)
3.超高速自動演算機能(心算、數學)
4.超高速大量記憶(速讀、記憶力)

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

順德行

  話說三月下旬左右,娘親告訴我外公會於四月四日回鄉,問我回去不回去?老實說,我已經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年沒有到過順德了,一聽到外公回鄉,當然死活要黏著他,當下答應了。而且外公已年屆七旬,我同行還可以當他的保鑣(只不過是很不稱職的保鑣,哈哈哈)。

  出發當天正值清明,所以早上先去拜拜外婆,中午二時許才乘直通巴士去順德。

  坐長途車少不免要受點苦。公路表面總不會完全平坦,所以在車上久不久就要顛簸一下;駕車人士總不會都是規規矩矩的,所以在車上久不久就要把臉撞向前面的椅背--司機要剎車迴避突然在前面切線的車。這種情況通常都會伴隨一兩聲如雷貫耳般的車的鳴叫,而這種尖銳高調的鳴叫,我覺得當中的含意還蠻複雜的,似是哀求之餘,又像是夾帶髒話的怒罵,「必~~」的一聲突如其來,無從防範,衝著耳朵而來,使人聽了渾身不自在。

  我待在這種身不由己的環境下兩個小時有多,五時左右到達順德。下車後,外公打電話叫某某親友駕車來拿由香港專誠帶上去的奶粉。唔……說到親友這回事,這是我每次回順德都會遇到的小問題。每次我回順德,總會忘記了這位親友是誰、那位親友是誰。這不是因為我不尊重親友,而是因為太少見面的關係,怎麼記都記不牢。我曾經想過,不如仿效老外,一律以UNCLE、AUNT稱呼,只是好像太消極了,而且也不合國情。嗯……下次還是每位親友都拍下一幅照片,然後好好背熟好了。後來該親友(其實到現在我還記不起他是誰,只知道我每次到順德總會見到他……慚愧,慚愧啊!)就載我們到他的家稍事安頓,然後通知其他親友我們回來了,一起去吃晚飯之類云云。期間我留意到有個女生,年紀跟我差不多,是該親友的女兒,聽他們說應該是我的表妹……嗯?細心一想,為甚麼我之前還沒見過這個美麗的表妹?(其實我很懷疑是否已經見過面,但因為記憶力太差,不記得……)

  晚飯上館子吃乳鴿。就座後,理所當然面對一眾似曾相識卻又想不起是誰的親友,不過幸好由於我沒回順德太久了,他們也不大認得我是誰,算是賽和吧,哈哈哈哈。吃飯期間,表妹的父親叫表妹待會兒帶我四處逛逛,那時候我千萬沒想到,之後的劇情會發展得令我如此刻骨銘心(?)。好啦,吃過晚飯後表妹父親就駕車載我和外公到酒店放下行李,然後我就高高興興隨表妹父親回他的家,很不孝地丟下外公一個在酒店睡覺。

  在表妹家待了一會,讓表妹回房間收拾一下隨身物品,然後我們就駕車去玩了。讓我汗顏的是,駕車的不是我,而是她。嗯……由年紀相當的人駕車載我,這是頭一遭,感覺蠻新奇的。

  我們第一個目的地,是我回順德必到的地方──譚木匠。到達後泊車時有段令我不能忘記的小插曲:話說當時正在下雨,碰巧我們都沒帶傘,商量後決定稍稍待在車裡,等雨小一點再出去。(Check Point 1!)嗯……那時候車已經熄火了,車內很寧靜,聽著外邊下著滴答滴答的雨,再看看眼前五光十色的繁盛街道,與車內的寧靜形成了很大對比,再加上還有美人相伴,著實很有情調。待了一會,雨勢依然。美人發現原來車內有傘子,於是提議下車走過去。其實我還想多享受這種情調一陣子,不過又怕悶壞美人,於是決定下車。(Check Point 2!)期間美人自己撐著傘子,往車尾箱找尋有沒有大一點的傘子,本來這種事應該是我做的,最起碼應該為她撐著傘子,但為了不讓美人的心機白費,只好裝作不介意的坐在車裡。(Check Point 3!)找過沒有更大的傘子後,我也是時候下車了。不過由於泊車時車子跟牆壁貼得近,所以我推車門時只能推開一半。本來推開車門,然後一口氣很潚灑地撐開傘子,再帥氣地站起來的連貫動作,現在已經做不來了。這時候她竟然跑過來,用傘子遮著我,好讓我能夠下車後再撐開傘子。站起身子時,我突然像七魄飛離三魂般輕輕暈了一下,心裡不禁想:剛才的是真的嗎?為甚麼會有這麼貼心的女生?

  (Check Point 4!)下車後,我們一邊閒聊,一邊走去譚木匠。到門口時,由於我們手上的傘子都是濕的,為免弄濕店子,於是她笑著說:「把傘子給我吧,你先進去看看。」然後她就在門口放好兩把傘子再進來。我站在店子裡,在她專心弄傘子的時候,靜靜轉過頭來偷看,這麼美的情景,我卻找不到合適的詞語去形容。看她快弄完傘子,我趕緊把頭別回來。

  逛完譚木匠後,表妹提議往JUSCO吉之島走走,於是踱回車子停泊處,然後駕車去吉之島。

  順德的吉之島比香港的大得多,甚至乎大得令我有點驚訝──因為順德的吉之島本身就是一幢獨立的大型商場,內裡還大量包括其他品牌的商店,不像香港的只佔某某商場的一兩層。在停車場把車子泊好後,乘自動電梯上去開始閒逛。商場內的裝潢與香港的很相似,只差在廣告上的文字有分別而已。四周的人衣飾也頗為光鮮,跟多年前回來時的情況很不一樣。不過,由於實在跟香港的商場太相似的關係,所以走沒多久就覺得有點兒重複的感覺。逛街途中,表妹跟我說:「為甚麼現在好像是你陪我到處逛?應該是我陪你才對啊!」我說「沒關係啦~誰陪誰都一樣!」其實如果是表妹陪我逛的話,肯定逛沒多久就逛完了,一來商場與香港相似,二來我走路蠻快的。為了能夠待在美人身邊久一點,理所當然是由我來陪她逛啊。

  我們逛著逛著,最後逛到超級市場去。表妹說要介紹一種好喝的飲料給我,於是跑去買了兩罐。其後她遞給我一罐,不知道是幻覺還是怎樣,我竟然好像嗅到,罐上有股微微的香味?(謎之音:瘋了啦……完完全全地瘋了啦!)老實說,這種飲料我從來沒喝過,當然不知道味道怎樣,但既然是表妹介紹,苦得像毒藥一樣也得灌下去……唔?一入口覺得有點像咳藥水的味道,稍稍吞一口卻完全不是那一回事,還蠻好喝的。沒記錯的話,應該是某種水果味糖果的味道(廢話,這是水果味的飲料嘛)。

  東西喝完了,是時候駕車回表妹的家,然後讓表妹的父親帶我去吃夜宵。回去途中閒聊了一些電腦話題。到家時,可惜表妹說睏,不去吃夜宵,於是中途退出,上樓去了。我在車上看著她歸家的裊裊背影,嗯……可恨沒帶相機。一會後表妹的父親跟表弟出來,然後出發。

  吃夜宵的地方蠻有趣的,搭起了一個中型的帳幕,走進去,簡簡單單放幾張桌子,有象棋、撲克以供消遣,盡頭是烤爐和放食材的矮桌。嗯……是燒烤自助餐吧?

  除卻某些醬汁太鹹這個問題之外,食餚的味道蠻不錯的,我覺得最好吃的要數牡犡(蠔)和墨魚丸,最棒的是不用自己動手燒。表妹父親、表弟、我三人就這樣一邊玩撲克遊戲「鬥地主」(雖然我不懂玩),一邊慢慢吃。十二時左右回去酒店洗澡睡覺。

  翌日八時許起床。按照往日慣例,應該是到樓下的茶樓吃早點──果然沒錯,外公自己先下去找親友,我這種紈袴子弟再梳洗一下才下去。

  吃早點的過程就不說了。吃完後在茶樓待了一會,昨天見過面的其中幾位親友來到,包括表妹的母親。言談間好像說表妹也會來……?果然最後表妹也來了,噢耶~雖然外面下著清明雨,可是我心中正陽光普照~啦啦啦~(謎之音:沒救啦……)

  事情果然沒這麼簡單,外公不是只為了四罐奶粉而回來順德的。雖然當初應承母親陪同外公回來時,我並不知道目的是甚麼;我原本猜是要踏青掃墓,事實確實如此。吃完早點,眾人一同離開茶樓,去某個親友的家門前待了一會後,駕車向太婆的仙居進發。

  拜祭期間,眼見許許多多的孝子賢孫盡表孝心,加上霪雨霏霏,令我一時感觸落淚……(其實是被煙燻到眼睛了)好啦~簡簡單單拜祭完之後,少不免要吃點祭品。我竟然不知死活地拿了一種從來沒吃過的東西──甘蔗!對比親友的情況,我吃蔗的斯文程度簡直可以用「淑女」形容,因為我很害怕牙齒不夠堅硬,把蔗從口中拿出來的時候,會見到甘蔗上滲滿了淡紅,並且有隻牙齒陷在蔗的牙印裡!

  唔……吃過祭品後代表拜祭完結,接著就到了在順德的最後一餐(又吃?)。吃飯的過程沒甚麼特別,不贅述。飯後回到酒店拿行李,親友遊說外公多留幾天,其實我也蠻希望的。途中向表妹取得聯絡方法(YEAH!)。最後由表妹載外公和我到客運站(YEAH!YEAH!),呆等了一小時有多,期間寫寫畫畫,思考了一些文學的問題。接下來請重覆第三段。

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,中國的空氣污染實在很嚴重,抬頭望天由近到遠分不清層次,總是白茫茫一片,讓人眼睛很不舒服。嗯……希望全球政府(猶其是中國)加快環保的步伐吧。



註:看舊文章才發覺原來距離上一次回順德已經有大約六年了。http://literatureplaygroundofsiken.blogspot.com/2009/01/blog-post_16.html

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

2009年3月3日 星期二

辭窮

  人會在有意無意之間,選擇最能夠表達自己的方式。倒轉過來看,甚麼樣的表達方式,也能夠反映說話的人品格如何。

  舉個現實例子吧。時下年青人,最常用甚麼字眼形容有吸引力的女生?一字記之曰「索」也。那麼,用甚麼動詞去描述追求女生的過程?一字記之曰「溝」也。還有,稱呼別人女友時會用甚麼量詞?一字記之曰「條」也。集合以上三字,大家不難聽見、看見以下的句子:「你溝左條好索既女喎」、「欣宜好鬼索」、「我同條女散左」等等,不一而足。

  就我來說,以上三個潮字(潮流字眼是也),可說是人心、文化(尤其是語言、文學方面)墮落的指標之一,重點在於「辭窮」二字。現代年輕人急功近利,甚或根本毫不上進,不好好喝點墨水,毫無半點修養內涵可言,思想來來去去那一套,言語當然一樣來來去去那一套,單調乏味,此乃「詞窮」第一個原因;年輕人要趕潮流,看到人家這樣說覺得新穎,於是自己又這樣說;坊間這樣說,八卦雜誌為求銷量,於是大力推廣潮字,摒棄以往多姿多彩的辭彙,反正坊間就是喜歡潮字,用就對了,這是「詞窮」第二個原因。

  我已記不清甚麼時候開始,人竟然卑賤得跟內褲一樣,用「條」來當量詞。恐怕以後到餐廳進膳時,會陸陸續續聽到「兩條,唔該」、「三條,非吸煙區」等等奇怪的對話。

  啊!還有那個「溝」字,那個該死的「溝」字。自古至今一直沿用的「追」字,竟然被這個不明來歷的「溝」字打敗!告訴我,這個「溝」字到底是甚麼意思?追者,求也,八十至九十年代二字經常連用為追求。《詩經》就已經說明女生是用追的、用求的:「關關雎鳩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參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求之不得……輾轉反側。」 (關雎)西方更把女性視為真、善、美的化身,追求女性與追求真、善、美的過程是一樣的。小小一個「追」字,蘊含了多少古今中外的愛情觀在裡頭,但現在竟然被一個不明來歷的「溝」字打敗,有人能告訴我為甚麼嗎?

  最後還有「索」字。這真可謂辭窮的同義詞。這個「索」,那個「索」,總之天下間的美女用「索」形容就對了,弄得每位美女都像工廠倒模出來,同一個模樣似的。拜託!形容美女,是不是該花點心思?一潑長墨髮、一雙深邃而靈動的眼睛、桃紅腮、櫻桃咀,白雪肌,五官諧和,凹凸有致……很困難嗎?若果真的覺得困難的話,那不如乾脆靜靜地欣賞她的美貌,總比開口讚美人「索」有深度。

  了解我的朋友應該知道,以上三個潮字我是絕少說出口的。

2009年2月22日 星期日

汪洋大海(二)

  磨拳擦掌已久的我,終於等到商務印書館的季節大減價了!碰巧(其實應該是早有預謀的)遇到商務印書館會員招募活動,只要購物金額滿$500即可,令本次敗家行動算是最瘋狂兼最有意思的一次。

  先敍述一下當天的行程。二時半出發往沙田,於吉X家鯨吞了一個下午茶餐(對我來說其實是午餐)後,往沙田商務出發。

  承「公主」口喻(已經由「女同學」進化為「公主」了。我也是被逼這樣稱呼她的啊,否則公主會命人先捉住我的四肢,然後不斷往我的嘴巴塞入香蕉……我正在考慮下次謹見公主時,應否在頸項掛著牌子,上書「禁止餵飼」),本次購書旅程「必需」購入一本魯迅的《吶喊》方能免「吃蕉之災」,惟沙田商務僅存的兩本狀況不堪入目。所以我閒逛了兩小時,大致決定了該買的書之後,往尖沙咀的兩間商務出發。

  首先來到佐敦的圖書廣場。這裡比沙田和尖沙咀的圖書中心舊,書本分類也未夠仔細。雖然如此,書本的種類還是令人滿意的。在這裡大致逛了一會,還是決定往尖沙咀圖書中心走走。

  路程也只不過十分鐘左右,「蕉」氣勃勃的我,走到位於美麗華酒店商場的尖沙咀圖書中心。這裡跟沙田商務一樣是旗艦店,但怎麼看都比沙田的還要大,我在這邊耗的時間也最多。逛到七時半,才發現原來這邊根本沒有一本豐子愷繪畫版本的《吶喊》。反正這邊想買的書,佐敦那裡都有,於是我又回到佐敦圖書廣場。

  回到佐敦圖書廣場又逛了一回,大概八時許,公主突然「賜電」,我不得不恭恭敬敬地接聽。正所謂「聞其聲如見其人」,這時候我不由自主上半身微微向前傾,露出一副奴顏婢膝的樣子,字字奉承句句取悅。周圍的人大概納悶,怎麼會有個「公公」在這裡。說著說著,突然看見部分燈飾關掉--糟糕!原來已經快九時了,店子快關門了。立即恭恭敬敬地請示公主稍後再打給她,之後掛掉電話,付錢。付錢時還出了點小狀況,不過太瑣碎,不贅述。

  乘巴士時打給公主聊了一會,回到家吃過晚飯後又打給了公主,幸福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(雖然通電話時吃了不少香蕉)。

  好!廢話少說,接著就來看看買了甚麼書。本次還特地請來四葉妹妹當導讀!四葉妹妹,請你介紹自己一下吧!



思兼:四葉妹妹啊,眼前就是你今次的任務了。



四葉妹妹:先揭開蓋子……



思兼:來幅合照吧,四葉妹妹!
四葉妹妹:好~~!


打頭陣的書是《中文解毒》。文字與社會、政治的關係相當密切,社會、政治變好變差,文字是會反映出來的。本書就是由文字質素每況愈下的角度入手,分析香港社會、政權變更的問題。


接下來的是《跟白先勇一起創作》。暫時只看了第一章,沒甚麼啟發。


這本就是承公主之命,務必要買回來然後借給她,否則要受「吃蕉之災」的文學名著《吶喊》(這版本的《吶喊》比起其他版本的都要有意思,因為有著名毛筆漫畫家豐子愷的插圖。誰是豐子愷?就是會考文學科選文《漸》的作者啦)。《吶喊》的文學地位本無需多敍,不過由於小弟力有不足,到現在還不太明白《一件小事》中的那一句『甚而至於要榨出皮袍下面藏著的「小」來。』,到底是甚麼意思。有哪位大賢知道的,請賜教。


因為覺得自己的時事觸「角」太短了,於是買了一本參考資料來惡補一下。


鎮箱之寶--《中國思想隨身大全》(其實蠻大本的,一點都不「隨身」)、《中國文化背景八千詞》、《經典成語故事大全》、《中國哲理寓言大全》(商務一塊兒推出後三本,可以視為一套,之前的文章提及過)。讀完這四本,大概可以應付高級程度會考一堆有的沒的的額外資料了。


雖然已經接觸哲學已久,卻還沒擁有一本入門書,於是就買了這本《三天讀懂哲學》。


《活得輕鬆的心理法則》,介紹人類的心理慣性。


公主曾經問我:「為甚麼要學習思考的方法?」在這裡,我一邊吃著香蕉,一邊告訴妳:「就像駕車的人為甚麼要先學駕駛技術的道理一樣。更重要的是,思考過程若果出了問題,後果可能會比撞車出意外更嚴重。」


最後出場的鎮宅之寶:《易經》。我一向想買一本《易經》,可以賞析當中的哲學之餘,有空還可以占卦,平時還可以保家宅平安,一舉三得,哈哈。

題外話:傳說「好兄弟」都害怕代表智慧的物件或充滿智慧的人物。佛經令人覺悟而得到無上正知正慧(此說法只為簡單說明道理,事實並非如此簡單);《易經》包含世上一切變幻(易)的道理(與店鋪掛八卦鏡的原因一樣,傳說八卦鏡能照出世上萬事萬物);而老人則因為活得久,通曉人情世故,所以「好兄弟」通常不敢接近以上三者。我家因為沒有老人,唯有買一本《心經》和一本《易經》充撐充撐場面,哈哈哈哈。


封面設計簡約而具韻味,跟譚木匠的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,我十分喜歡。
話說三聯最近出版的書本封面,還蠻喜歡用這種風格的。


不得不提的是末頁的這幅卦圖--《易經》裡全部八八六十四個卦象。 由左上角的坤坤卦,一直到右下角的乾乾卦,中間的卦象變化, 正正就代表著世間萬事萬物的消長。另外,只要稍為理解《易經》的原理, 就能夠明白高級程度會考中國語文及文化科所說的「網狀思維」是甚麼。

  好啦~本次介紹就到這裡,睏了睡覺去~(草草了事)

思兼:四葉妹妹,麻煩妳替我SAY GOODBYE吧!
四葉妹妹:好~!

思考的力量

  人類恐懼思考的力量遠遠超過世上其他事物--不僅超越毀滅,甚至超越死亡。思考是顛覆、是革命、是破壞,而且是恐怖的;思考無情地對待特權、既有體制、安逸習慣;思考是無政府與無法無天的。它無視權威,對識途老馬嗤之以鼻。思考能令人面無懼色地往地獄深處窺視。思考看見人類這種微不足道的生物,被深不可測的沉默重重包圍,但它仍傲視一切,宛如宇宙主宰般屹立不倒。

--羅素(Bertrand Russell)

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

空想

  最近與「女同學」(不要問我為甚麼叫女同學,總之我覺得很像啦XD)討論愛情的問題,討論內容有擇偶條件與個人戀愛觀等等。啊,細心想想倒是頭一遭。

  當被問到擇偶條件時,我說了一大堆特質:樂天、含蓄、率直、氣質、童真、成熟、文靜、婉約、堅強、健談、天真、智慧、傻氣……回心一想,以上許多項特徵都是矛盾的。例如率直與含蓄相對、童真與成熟相對、堅強與婉約相對、健談與文靜相對、天真與智慧相對、氣質與傻氣相對(其實某些特質並不一定對立,為方便說明,將就看吧XD)。我到底發了甚麼瘋,竟然說出這種傻話來?

  哎,其實我所追求的,並不如以上的文字般複雜矛盾,甚至乎可以說是簡單而規律的──無論是甚麼特質也好,只要她有「追求美的態度」,她的特質都會因此而變得美麗,我都喜歡;反之,所有特質都只是沒靈魂的軀殼,一點都不可愛。也就是說,我的真正擇偶關鍵,在於有否「追求美的態度」,而不在有甚麼性格特質。

  了解我的人,不難發現我的戀愛觀其實很單純,甚至乎單純得超乎常人想像。戀愛方面我是很容易滿足的,淺淺的愛河亦足夠令我溺斃了,所以細水長流式的愛情最適合我。就像喝酒一樣,粗枝大葉地喝是求醉,仔細斟酌地喝是品味(忘了文言的說法,工整得多,後悔沒記下來,請大雅不吝賜教),人家不懂喝而糟蹋了美酒是人家的事情,我只會依然故我,好好欣賞這杯色澤光透紅潤、散發迷人芳香、名為愛情的醇酒。

2009年1月27日 星期二

社廟之鼠

  寒次的冬天令人不大舒服,每樣東西感覺都是冷冷的:空氣是冷冷的,月亮是冷冷的,人心也是冷冷的。

  今天在沙田商務買了新書,原本希望快快樂樂回家後快快樂樂地讀書。誰料回家安頓好後,看了不夠十五分鐘的書,又有人發瘋了。事關原來放在桌子上的$5 000(好奇數過),有人偷了不知多少。老娘於是又歇斯底里地找我和不肖弟弟問罪,當然今次與以往無異,問罪期間,老娘口中會吐出一堆難聽至極的說話。老娘就是這樣子,有甚麼麻煩事,總是立即火冒三丈,夾帶一堆傷人至深的說話,絲毫不懂得冷靜下來尋求解決方法,才是更為實際的道理。

  接受太多的負面情緒能量,會令自己的情緒也變得負面起來。偏偏很多人在別人發怒時,會不自知地吸收對方釋放出來的負能量,結過形成惡性循環,彼此不斷吸收、釋放負能量,最終不歡而散。

  面對甘心受憤怒控制的人,回應是多餘的。天氣這麼冷,省回一口氣溫暖溫暖肚子不是更加好?況且就算我說不是我偷的,有人會信嗎?

  既然以往已經發生過這種事,我真不明白為甚麼今次失竊了,還有臉在此大呼小叫。明知家中有老鼠,何故仍然明目張膽,把五千大元放在桌上?這跟把家禽飼養在老虎出沒的地方有甚麼兩樣?最糟糕的是,出事後還懷疑鄰村的無辜人!

  我早就已經說過,那隻無人性的老虎是社廟之鼠,恃仗你們給他的自由,經常肆無忌憚,終有一日會反撲你們。你們不聽忠言,現在竟然懷疑我起來,真不知道你們的腦袋,是用木頭還是豆腐做的。

2009年1月18日 星期日

汪洋大海

  支薪了~正所謂「有錢就身痕」,熬了整個月,是時候買點東西慰勞慰勞自己。但是!衣飾太貴了買不起(也沒興趣),模型玩具買了不過由它放著,沒實際用途之餘,又覺得浪費了這些玩具。那麼該買甚麼好呢?心快癢死了啦~

  嘿嘿,既然物質層面滿足不了我,那就是時候坐言起行,去買精神食糧啦~!細心一想,想看的書還真~~~~~~~不少,文學的、哲學的、藝術的、文化的、心理的……看看錢包先生,怎麼可能一次就滿足所有願望?唯有先選幾本吧。以下就是戰利品:





  左邊的是《圖解心經》,也就是著名的佛經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》的圖畫版說明書。目前還鑽研此書中,閱書心得晚點再說。

  不過,為甚麼芸芸眾書中會選擇這一本書呢?話說我自從小時候就「與佛有緣」,於長州居住時老是給娘親帶去佛堂聽經吃齋。升初中時佛緣更深,那時候成績不好,唯有上門補習。當時的補習老師(女)一家篤信佛教,我就是在那時候學會背誦 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》。當然那時候只懂背誦而已,一個字也不會解。這件事一直藏在心底,總覺得美中不足。所以,成長後的今天在商務印書館看到此書時,心想「契機矣!」,立即拿在手中緊緊不放。

  至於中間的書大概不用多介紹了,就是著名的短篇小說《小王子》。好友威廉經常引用《小王子》的情節,若果我再不看《小王子》的話,恐怕快要不明白他說甚麼了。再加上這是新版,比威廉的那本好看多了(指封面設計、內頁全彩、和作者親筆作畫啦),焉有不買之理。

  最後右邊的是商務近期主打《中國文化背景八千詞》。本來此書和《中國哲理寓言大全》、《經典成語故事大全》三本一起推出,只是另外兩本其中一本暫時缺貨,唯有晚點再買。此書有點像詞典,主旨在於釋詞之義,當然選取的詞都是關係中國文化的。

  經過這次之後,發覺想購入的書實在太多太多了,總覺得自己已經處於汪洋大海的中心,再望不見陸地了。不過,跌進書海之中,總比跌進慾海中好,對嗎?